公子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0章 鋼鐵(上),天唐錦繡,公子許,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容積約十五立方米——比這個時代任何一座鍊鐵爐都大,但要是在二十一世紀,國內二百立方以下的高爐都必須強制關停,倭國甚至已經在使用五千立方米的高爐了……
石墨不算什麼稀奇東西,房家的那個礦洞裡有的是,只不過這個時代的人不明白它的用處,這玩意絕逼是最好的耐火材料。
其實若只是建造一座鍊鐵的小高爐,直接使用粘土築造,或者用紅磚砌都沒很大問題,關鍵是房俊希望提高它的使用壽命,於是在高爐內襯中,使用了現代鍊鋼爐才用的高階耐火材料。
鼓風機是個大問題。
沒有鼓風機提供充足的氧氣幫助燃燒,爐溫是很難達到鍊鐵的目的,更別提鍊鋼……
現代高爐都是專用的風機,馬力強大,但在唐朝,還是使用的風箱。這時代的風箱更像手風琴,上下是木板,四周圍著摺疊的皮革,用的時候一下一下的踩踏鼓風。
這種風箱使用久了皮革會老化,必須淘汰。
風箱的原理是很簡單的,就跟農村的“洋井”差不多。房俊指揮柳老實父子,製作了一個新式的風箱,大木箱子,有活門,用水車提供動力,利用偏心輪把旋轉運動變成往復運動。
整個高爐佈置了四臺風箱、四個風道,另外做了兩臺備用的風箱,以防意外。
進氣道最後入爐前的一段並在一起,下方設有和進氣道隔離的火池,內盛燃煤,空氣在進爐前,就被預熱到一定程度。
別小瞧這一步,空氣預熱,這是現代鋼鐵生產中,提高鍊鐵效率的最關鍵一步,看似毫不起眼,卻可以使得爐溫直接上升兩三百度!至少在明末以前,全世界都沒掌握這門技術。
龐大的爐身外,還用紮實的木頭搭建了支撐點落在地面的獨立式檢修塔
另用滑槽、滑車和滑輪組組成了爐頂上料系統。
高爐煉出的鐵水是含碳量高、雜質多的生鐵,但是已經可以用來鑄造大型鐵件,比如鐵錨之類的東西,於是在出鐵口外接一條溝槽,平時封閉,如有需要就開啟,燒紅的鐵水直接注入模具,澆鑄大型鐵件。
高爐旁邊修建了一臺大型炒鐵爐,其實就是反射式攪煉爐。
這臺炒鐵爐的外形有點像功夫茶的茶杯,是焰、鐵隔離的反射爐型。它用耐火磚整體建造,爐床底部中間凹陷,四周是拱形爐壁,下部為燃燒室,進風道在燃燒室底部。
它的結構可以看作三層樓,三樓和二樓互相隔離,一樓和二樓之間是多個可翻動的鐵柵欄。使用時鐵水從高爐流到三樓,二樓煤炭躺在鐵柵欄上燃燒,加熱樓上的鐵水,煤炭燒過後翻翻鐵柵欄,炭渣就掉進了一樓的除渣室,鐵柵欄放平,又能從斜向下45度的進煤道向它上面新增煤炭。
同樣是水力鼓風,與高爐不同,它的側面還修了個高高的煙囪。
炒鋼法很早以前就有記載,具體誕生的年代已不可考,以前是用鐵棒攪拌,使得生鐵之中的碳燃燒、去除,從而使含碳量達到熟鐵的成份要求,這就是熟鐵,可以鍛造成各種器具。
甚至能得到品質不同的鋼材,不過因為無法精準控制各元素的含量,鋼材的品質就要看運氣了,想要得到足以鍛造刀劍的更菜,那簡直就是像中大樂透一樣的機率……
不過這個倒是難不住房俊。
他沒煉過鋼鐵,但是他懂得原理,只要知道鋼是介於生鐵和熟鐵之間,那就足夠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