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5章 443【探礦隊與豬尾巴】,朕,王梓鈞,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正好賞銀還沒花,全拿去給孫子做學費。我聽人說啊,那個金陵大學,就是前朝的國子監,只要進去讀書就是相公。”

湖北佔領得比較晚,如今只有小學,明年才會設立中學——第一批小學生畢業。

江蘇、安徽兩省的長江以北地區,跟湖北那邊的情況差不多。這次參加全省統考的,都是長江以南的學子,而且全都屬於跳級生。包括金陵府、福建省也是如此,因為正常讀書,還不夠讀到中學畢業。

至於四川、河南、山東,甚至才開始興辦小學。

因此這次各省統考,真正全省參加的,也就江西、湖南和廣東。

自費生每年三十兩銀子學費,大部分底層家庭都出不起。富裕家庭,許多出得起,但不是誰都捨得。

金陵大學的第一屆學生,估計也就七八百人吧。

金陵大學跟大明國子監一樣,採用學分制,有期中和期末考試,但取消了月考(國子監有月考)。必須修滿學分才能畢業,而且頂多滯校三年,滯留期間還修不滿學分,那就只能拿肄業證書了。

寬進嚴出,畢業很難。

天下士子對這套很熟悉,除了科目不同,其他全是國子監的規矩。國子監雖然沒有年級,卻使用升班制度,修滿多少學分,就升入更高階的班,全部學分完成即可畢業等分配。

大明國子監的制度還是很先進的,可惜在明中期就搞廢了。

朱元璋對國子監寄予厚望,請名師大儒教學,培養出了許多官員。

可漸漸的,科舉制度把國子監給踢開。

飽學之士都不願在國子監做老師,因為只有管理崗位屬於官員。老師們都想當官,哪裡願意在國子監任教?

到了明中期,國子監的老師們,清一色全特麼是舉人出身,屬於自己都考不上進士那種。

老師不但教學質量堪憂,而且還無心教學,要麼認真讀書備考進士,要麼參加文會結交同道。

再加上可以捐錢捐糧做監生,學校的生源質量也垃圾,導致明末有好幾萬監生,卻根本不去國子監讀書。

徐霞客靠在樹幹上抽菸,說道:“這金陵大學,確實如大明國子監。陛下所行之事,也跟明太祖如出一轍。唉,且看著吧,只要恢復科舉,不出幾十年時間,金陵大學就要跟國子監一樣廢掉了。”

曹金笑道:“不一樣的,陛下不立賤戶。我這祖祖輩輩全是匠戶,在大明哪裡能讀書考試?大夥都說陛下是菩薩下凡,專門來救苦救難的。咱們做工匠的總算翻身了,這日子過得有盼頭。幾個兒子不指望,孫子輩說不定能當官呢。”

徐霞客默然不語,他家的田產被分走六成,日子過得一日不如一日。

好吧,也不能這樣說,至少江蘇的水利設施日趨完善,不像以前那樣害怕乾旱了。以前連年大旱,地主家有再多田產,也會將遠離水源的土地荒置。而且現在糧價也穩,就算因為打仗糧價大漲,也比崇禎年間低了無數倍。

可惜農民不聽話啊。

大地主家裡,每人可保留二十畝地,自己怎麼種得過來?老爺夫人,少爺千金,也不是種田的料。

那就只能佃租出去,租子還不能定高了,田租高些就沒人願意種,因為農民們自己也有地。

南方地主們,由於時局安定下來,漸漸忘記了災荒和戰亂,也忘了匪寇對他們有多狠。他們只記得以前田連阡陌、家僕無數,佃戶把他們當神佛供著,見面了都得跪著說話。

而今田產所剩無幾,家奴也變成僱工,佃戶泥腿子們還神氣起來了。

地主們那個恨啊!

他們記不得趙瀚的好,只記住趙瀚的壞。一邊讓子弟讀書做官,一邊私底下腹誹不已,甚至有人造謠編趙瀚的黑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和因陀羅一起旅行

貓貓最好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