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一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05章 公孫瓚要炸刺?,三國第一狠人,東一方,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許攸看到袁紹昏迷,非常擔心,連忙去攙扶起袁紹,把袁紹交給袁尚,吩咐道:“三公子,快帶著大王撤退。如今什麼都別管了,只管撤退。”
這一次的戰事,袁尚一直跟在袁紹的身邊。
袁紹想冊立袁尚為晉國世子,可是袁譚活著,即便袁譚是過繼出去的,但袁譚是嫡長子,而且有人支援袁譚,袁紹很不好辦。
袁譚死在青州,袁尚前面沒了絆腳石,可袁紹還沒有來得及安排。
袁尚暫時不是法定的繼承人。
即便如此,袁紹也把袁尚當繼承人對待,不論是議事,亦或帶兵打仗,都帶著袁尚。可惜袁尚能力一般,好勇鬥狠,在謀略上很弱,而且沒有眼光。
以至於袁尚在所有人的心中,不是個合適的繼承人。
袁尚也是萬分焦急。
父親是晉國的天,是晉國的主心骨,更是他未來的保障。袁尚一個人扛不住袁紹,攙扶著後,讓士兵把袁紹放在馬背上,帶著人迅速撤離。
袁紹的大軍倉皇撤退。
這一撤退,袁軍更是兵敗如山倒,不斷的潰散。
好在張合指揮大戟士殿後,高覽調動騎兵策應,在張合和高覽的聯合安排下,袁尚從後營突圍。
雖然後營內,到處是燃燒的火光,可燃燒的區域只有糧倉和器械物資,大火沒有大範圍的蔓延,所以大軍撤離非常的順利。
袁尚帶著主力退走,可是麾下大範圍的袁軍卻被纏上。
張遼、關羽帶著計程車兵,都在掩殺這些生力軍,也趁機招降。大範圍的猛攻和掩殺,即便袁紹計程車兵是精銳,也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撤退和逃散。
軍隊一敗再敗,士氣全無。
投降的人,多不勝數。
逃散的人,更是漫山遍野。
戰場上幽州軍一方所向披靡,不斷的橫掃掩殺,一步步吞噬掉越來越多的袁軍。大軍連續的掩殺下,袁尚、沮授和許攸一行人靠近了易縣。
袁紹已經醒了過來,他身體疲憊,好在已經能騎馬趕路。
袁紹看著前方不遠處的易縣,心有餘悸,看向沮授和田豐等人,高聲道:“我們即將返回易縣,是否撤回縣城?本王擔心縣城有田疇的埋伏。”
沮授看了眼後方,還有幽州兵的騎兵掩殺,不能停下。
沮授略作思考,高聲道:“大王,我們沒有時間逗留,也沒有機會再整軍備戰了。張遼的騎兵追擊兇猛,無法立足縣城。不管易縣城內有沒有伏兵,都只能撤退。”
田豐補充道:“我們的當務之急,是先避開追兵,否則退入縣城,一旦被包圍,就是甕中之鱉。”
許攸也擔心被埋伏,勸道:“請大王立刻撤軍。”
郭圖暫時不開口了。
萬一他說退入易縣,再次遭到埋伏,到時候怎麼辦呢?
“撤,南下撤退。”
袁紹有氣無力的下令。
命令下達,大軍沒有去縣城,繞開了易縣的方向,朝南方的鄚縣繼續撤退。
鄚縣附近多沼澤湖泊,水系發達,騎兵不容易掩殺。袁紹帶人繼續南下,漸漸甩掉後方的追兵,至少回頭看去,看不到了追擊的軍隊。
袁紹也不敢停下,繼續南下。
另一邊,張遼帶著的軍隊抵達了易縣,因為袁紹跑遠,張遼下令不再追擊,帶兵進駐易縣。
縣城內沒有任何守軍,大軍進城後,輕而易舉接管了城池。作為支撐著袁紹前面大營區域的城池,易縣有大量的物資囤積,張遼入城清點後,很是驚喜。
城內的糧草,足夠支撐他的大軍支撐三個月沒有問題。
袁紹果然是好人。
知道幽州苦寒之地,糧草不足,專門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