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一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7章 拜師鄭玄,三國第一狠人,東一方,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回答道:“晚輩認為做人,應該是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務實求真,腳踏實地,這是我理解的做人的基本道理。更進一步,如果能在謹守原則的基礎上,再通權達變,就是上上之選了。”
“好一個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務實求真。”
鄭玄忍不住讚歎。
他在五經館教學,遇到很多計程車子,也曾詢問做人、做官和做學問,這是最簡單也是最難的問題。
最簡單,是隨便一個人都能說幾句。
最難,是想要深入闡述,並不是容易的事情。
許多人沒有隱瞞,直接說想做官,學做官的道理。也有人想走捷徑,嘴上說做學問,實際上是想學做官。少數的人,會說學做人,可是做人的道理,又是最難闡述的。
唯獨諸葛亮的話,讓鄭玄這個飽經世事,見過無數大風大浪的人,大為讚歎。
這是直指本意。
一個人,如果能求真務實;一個國家,如果能踏實發展,實實在在的努力,必然不差。
這是鄭玄的理解。
鄭玄看向諸葛亮的眼神,有了驚豔的眼神,更有了愛才之心。
這是一塊璞玉。
鄭玄心中所想,瞬間有了決定,問道:“諸葛亮,你如今來五經館求學,願意拜老夫為師嗎?”
諸葛亮心中也是震驚。
鄭玄這樣的人,早就到了隨心所欲不逾矩的地步,不可能因為陸玄的一封手諭,就有任何的巴結和討好。鄭玄的身份和地位,註定了鄭玄的話是發自肺腑。
一個名動天下的儒家大宗師,要收他為徒,這是他的造化和機遇。
諸葛亮雙手合攏,鄭重說道:“諸葛亮,拜見老師。”
“好,好。”
鄭玄笑著道:“來,坐下說。”
諸葛亮上前一步,在鄭玄的面前坐下來,他神色謙遜,說道:“老師,家父去世的時候,早早替我取了表字孔明,您稱呼表字即可。”
鄭玄點頭道:“孔明來五經館求學,是吳王安排,他有什麼安排嗎?”
諸葛亮解釋道:“老師,弟子來五經館求學,不是吳王的安排。當時吳王召見弟子,希望我留在吳王府做事,可是我拒絕了。”
“我告訴吳王,要來五經館求學,從五經館堂堂正正的出仕,而不是做一個近臣。所以,吳王給了這樣的手諭,讓我來找老師。”
鄭玄聽到後更忍不住大笑起來。
好個諸葛亮。
好大的口氣。
好大的志向。
鄭玄捋著頜下的鬍鬚,眼中不加掩飾的露出讚許,說道:“你懂得腳踏實地,懂得求真務實,又有自己的想法,這非常好。”
“昔年,我曾收了一個弟子崔琰,出身清河崔家,是大家族出身,學問不錯。”
“可是崔琰眼高手低,雖然有名望,懂得諸多的經典,可實際上,卻不懂腳踏實地,而且和吳王起了衝突,丟盡了顏面。”
“你小小年紀,就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非常不錯。”
“從五經館出仕,的確是最讓人認可的方式。可是如今的五經館內,聚集了諸多的名士大儒,甚至在吳王的扶持下,不限制各家學說。”
“現在五經館內的弟子人才濟濟,有偏向法家的,有偏向道家的,大多數是儒家的,還有各家學說再度嶄露頭角,有許多的年輕俊傑。”
“畢竟這些寒門子弟,雖然讀過書,可是很多人都是一張白紙。經過五經館的大儒教導,都有了各自的方向。你要在五經館嶄露頭角,並不容易。”
諸葛亮神色自信,說道:“老師,吳王也說了,我要在五經館脫穎而出,才能出仕做官。可是,我所求的不是脫穎而出,而是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