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一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43章 士燮歸順,三國第一狠人,東一方,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士燮的年紀不小了,已經六十三歲,看起來老態龍鍾,很是蒼老。實際上,士燮的精氣神極好,身體也強壯,歷史上士燮足足活了九十歲。
在漢朝,也是人瑞中的人瑞。
早些年,士燮去洛陽求學,師從大儒劉陶,增加學識。因為他從交州北上去洛陽,所見所聞,見識到了大漢朝的衰敗,也見到了天下的糜爛。
在士燮年近五十的時候,被封為交趾太守。士燮經過多年的磨礪,加上家族日漸強大,他開始佈局交州,安排了弟弟士1擔任合浦太守,士?擔任九真太守,士武兼任南海太守。
除此外,交州其它的蒼梧郡和日南郡等地,都在士家人的掌控下。
毫不客氣的說,士家是土皇帝。
實際上,士家在之前,就和步騭達成了協議,已經先一步安排人送來降表,上表歸順陸玄,所以司馬懿才去南方交州南海郡番禺縣擔任縣令。
士燮跟著步騭北上,現在才抵達。
實際上,士燮雖然歸順,內心依舊還有著想法,打算先觀察吳國的情況,瞭解一下陸玄。士燮從交州北上,一路走來,見到了豫章郡和會稽郡的風土人情,尤其進入丹陽郡境內,更看到了地方上的富庶和穩定。
會稽和豫章地處南方,稍微偏僻些。即便如此,也至少保證了百姓安居樂業。
丹陽郡不一樣,百姓生活好,富庶無比,來往的商人多不勝數,使得丹陽郡很是繁華。
越往南京走,越是不一樣。
南京縣境內,因為諸葛亮擔任縣令,他治理南京縣因地制宜,使得百姓生活富庶,使得南京縣一派繁榮富庶安樂祥和的景象。
士燮所看到的,讓他心中震驚。
他崛起的時間,是在黃巾之亂後。當時山河破碎,萬里焦土,路有凍死骨,天下徹底亂了。所以士燮偏居一隅,專心在交州治理地方。在士燮的骨子裡面,認為中原戰亂紛紛,未必比得了他治下的區域。
如今一看,全然不一樣。
士燮看著南京縣城外車水馬龍,無數的百姓來來往往。這樣盛大的場面,讓士燮蒼老的臉上,忽然浮現出了緬懷神色。
當年他年輕的時候,踏上游學洛陽的路,就見到這樣的車水馬龍。
如今,又見到了。
士燮對陸玄的強大,並不懷疑,因為這一路北上聽到了更多的訊息,再加上步騭的一些話,士燮深知交州一隅之地,扛不住陸玄的壓力。
原本士燮有著一絲的想法,一旦陸玄名不副實,吳國沒有足夠的實力,他就藉故回交州,到時候依舊做自己的土皇帝。
如今,士燮暫時壓下心思,不敢有什麼想法。
士燮坐在馬車中趕路,思緒不斷。當馬車一路來到城外,步騭下了馬車和城門口計程車兵交涉,士燮坐在馬車中傾聽周圍來來往往的百姓交談。
“聽說了嗎?大王今年栽種的紅薯,畝產五千多斤,今年的紅薯收上來,收了幾十萬斤。”
“這算什麼訊息,大王說明年南京縣都要栽種。這一回,咱們南京縣的百姓要舒服了,這是實實在在的機會。”
“紅薯的產量,真好。”
“所以說,大王是天人轉世,是天上的菩薩佛陀轉世,專門來救苦救難的。我可是聽說了,許多人都在找路子,希望能得到紅薯的糧種,明年也著手栽種。”
周圍的人,議論不斷。
士燮聽到百姓的議論聲,整個人都有些懵,畝產五千多斤的紅薯。
這是什麼糧食?
他壓根兒沒聽過這樣的糧食。
南方交州氣候炎熱,糧食更好栽種,就算是水稻,許多也能一年兩季,甚至一年栽種三季都能辦到。可是在北方中原之地,士燮沒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