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一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34章 陸玄的運營手段,三國第一狠人,東一方,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陸玄看著周圍百姓的模樣,看到了張昭、曹操等人既震驚又興奮的模樣,心中一笑。他看了眼這次的統計數量,畝產五千三百斤應該比正常情況高了許多。
第一,諸葛亮選擇的土地更好,土地肥沃;第二,諸葛亮採用的壟耕種植法,精耕細作;第三,諸葛亮肯定潑灑了牲畜的糞便施肥。
除此外,除草、給水等全部都比一般人的栽種更精細。
所以產量更高。
換做是一般的地方,四千斤左右的產量比較穩妥。就算是如此,也比陸玄預估的更好。即便是更差的山地,產量再低些也非常好的。
陸玄看著周圍的百姓,看著紅薯,心中豪情萬千。
紅薯的存在,打破了目前的格局。
目前是小冰期時期,大環境不好。可是現在有了紅薯、土豆和玉米這些高產的糧食,就能進一步補充百姓的口糧,解決百姓吃飽的問題。
等全民能吃飽了,不需要再節衣縮食的時候,再考慮吃好的問題。
當前的主要矛盾,是吃飽的問題。
陸玄任由百姓歡呼,好半晌後,周圍的喊聲漸漸減小,陸玄才抬手下壓,示意所有的百姓停止吶喊。
陸玄高聲道:“鄉親們,今年收穫的紅薯,都不會食用,全部用來做種。明年的任務,就是在南京縣境內,徹底把紅薯栽種鋪開。南京縣各地,都會有免費的紅薯糧種發放,你們不需要擔心,等候官府的安排就是。”
此話一出,又是一陣歡呼聲。
無數的百姓歡喜起來。
紅薯在無數人的眼中,那就是神物。現在,陸玄做出了安排,要在南京縣推廣,而且是免費的發放糧種,這就意味著,首先得到好處的是南京縣百姓。
陸玄任由百姓歡呼,好一陣兒,陸玄再次擺手道:“好了,都各自散了。”
所有百姓,紛紛退走。
許多人看著一籮筐一籮筐的紅薯,眼神熱切,因為紅薯產量太高了。
陸玄囑咐諸葛亮妥善把紅薯送入庫房,放在陰涼的地方儲存,同時讓諸葛亮安排人看好紅薯地,才帶著所有人返回。
曹操、荀彧等人,都心滿意足回去。
陸玄回到宮中,張昭跟著回來了,迫切說道:“大王,關於紅薯豐收,是毋庸置疑的。臣認為按照目前的產量,必然是產量很多。”
“既如此,為什麼不把紅薯安排到天下各州,去地方上推廣呢?紅薯這一糧食,產量巨大,全面鋪開後,就是功在社稷的事情。”
陸玄看著張昭迫切的神色,他輕輕一笑。
張昭對糧食很重視。
這是好事兒。
陸玄微微一笑,說道:“張卿,如果你沒有接觸過紅薯,我告訴你紅薯的產量達到了五千多斤,一般土地的栽種也能達到三千多斤,你相信嗎?”
“不相信!”
張昭想都不想就回答。
他面色嚴肅,鄭重道:“臣當時聽大王說了紅薯的畝產量,覺得不可思議。今天親眼見到,看到十多斤的紅薯,震驚莫名,又覺得自己是井底之蛙。推己及人,換做是其他的人,恐怕很難。”
陸玄點了點頭,繼續道:“連你都不相信,何況是其他人呢?目前的安排,除了留給幽州賈詡一萬斤紅薯育種。其他各州,暫時不考慮,只安排南京縣。”
張昭說道:“臣不明白,只要強力安排下去,等到明年收穫,一切就不一樣了。”
陸玄說道:“張卿,這裡面有一個主動和被動的情況。被動的結果,就是你安排他往東,他可能往東南去,或者是東北去。”
“主動的結果,是你安排他往東,他自己錯了一絲,都會主動的糾正過來,主動改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