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一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36章 風平浪靜的涼州,三國第一狠人,東一方,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涼州,威武郡。

姑臧縣。

這是現在的涼州治所。

賈詡到任的第一年,沒有急著發展涼州,首先是著手處理涼州武都郡、隴西郡和金城郡的羌人問題。這些地區,羌人的部落非常多,有燒當、燒何、當煎等各部。

混雜的羌人問題,是涼州持續上百年的主要問題。

涼州地區漢化了幾百年,許多地方形成了豪強大族,可是羌人依舊是有諸多的部落。

不過,涼州的羌人,和幽州的鮮卑、烏桓又不一樣。

鮮卑、烏桓和匈奴大多數是遊牧,四處遊獵,逐水草而居,可是涼州的羌人,很大一部分都開始和漢人雜居,過上了刀耕火種的農牧生活。

這些地方的人,比匈奴、烏桓更有親近中原百姓的基礎。

到了東漢中期,地方上的官員不把羌人當人,讓羌人耕最差的地,徭役是羌人,打仗征伐的也是羌人,最後羌人還的不到任何的好處,所有好處都官員得了。

以至於,涼州的羌人生活不下去,聚集作亂。

在持續上半年的混亂中,涼州也出現過短暫的穩定時期,也就是涼州三明。

第一明是皇甫規。

皇甫規表字威明,是安定郡的豪族出身。

涼州的羌人造反,橫掃威武郡、安定郡等地,迫使涼州的治所都遷徙到三輔地區。

皇甫規當時身份普通,以安定郡功曹的身份,擊潰小股的羌人,然後迅速穩定一部分涼州局面。

皇甫規取得勝利,也希望涼州穩定。

所以,皇甫規上書朝廷,痛陳涼州利弊,說涼州的亂局,是朝廷平亂的錢財兵餉被地方軍貪汙,前線士兵無法作戰。另一方面,是地方官不懂治理,反而處處騷擾羌人,導致羌人作亂。

可惜,奏摺被否定。

皇甫規也被晾著。

涼州的動盪又再一次持續,到了公元一五五年,南匈奴作亂,涼州羌人跟著響應,涼州進一步動盪。

自此,涼州二明出場了。

第二明是張奐,表字然明,敦煌郡人,也是涼州的豪族出身。他到了涼州後,親自去羌人的部落招降,向羌人展示誠意,且安穩地方,不再苛待羌人。

張奐是涼州人,深知羌人的痛處和無奈,所以他對症下藥後,涼州動盪得到控制。可惜好景不長,三年後張奐政績斐然被調走,第二年涼州又亂了起來。

最後,涼州第三明段潁登場。

段潁表字紀明,威武郡姑臧人,是戰鬥力最強的一明。

段潁早年擔任遼東屬國都尉,當時鮮卑來襲,段潁假詔招降,等鮮卑被欺騙,他直接擊潰鮮卑。後來青州賊匪作亂,段潁又去剿匪。

段潁這人就是兩個字,能打!

段潁到了涼州擔任護羌校尉,迅速解決涼州叛亂。

只是不久,在段潁卸任離開,涼州又亂了,後面才是董卓和西涼的諸多軍閥爭鬥,慢慢一統西涼崛起。董卓殺入洛陽,成為一時豪雄。

等董卓身死,李傕和郭汜等人相互攻伐,涼州的勢力漸漸凋零,涼州更亂了。

賈詡在這樣的一個前提下,來到了混亂的涼州。

他是涼州人出身,清楚涼州的問題,恰是如此,他能對症下藥。

在涼州總體歸順的前提下,雖然羌人和其它的雜胡都在觀望,賈詡卻是親自去了武都郡、金城郡和隴西郡這三個羌人部落最多的地區。

賈詡帶著關羽,親自會見一個個地方的大部落族長。

一方面,賈詡和羌人約定,官府一改昔日的作風,不再欺壓百姓,會嚴查貪官汙吏。任何人有冤屈,都可以去姑臧縣申冤,賈詡親自處置。

另一方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第一狠人

東一方

傾世狂妃:馴服腹黑王爺

瑤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