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一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53章 諸葛亮的人情世故,三國第一狠人,東一方,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小妾,強行買了很多的土地和商鋪。
諸葛亮瞭解清楚,把張喜的證據全部準備好,也把周大福的事情一併合併。
考慮到張昭的臉面,諸葛亮沒有直接拿人,安排人去張家通知張承到縣衙議事。張承是張昭的長子,二十出頭的年紀,張家的很多事都是張承負責。
沒過多久,張承趾高氣揚的進入縣衙。
張昭是吳國百官之首,且吳國不像歷史上那樣孱弱,有一統天下的勢頭,張承的地位也跟著水漲船高。
張承看到諸葛亮,頷首道:“見過諸葛縣令。”
諸葛亮不急不緩的道:“張公子,本官接到舉報,你府上的管家張喜,為人跋扈,仗著張尚書的身份肆意斂財,更豢養打手,敲詐勒索百姓。”
“請張公子來,是希望張公子出面,把張喜押送到縣衙問罪。其一,全了張家的臉面。其二,本官要秉公執法,全了本官的立場。”
“斷然不可能。”
張承昂著頭,強硬說道:“諸葛縣令,你絕對誤會了。我張家的管家張喜,為人謙和敦厚,怎麼可能去巧取豪奪呢?”
他一副倨傲神色,沉聲道:“請諸葛縣令不要隨意誣陷好人。”
諸葛亮說道:“本官證據確鑿,不會誣陷好人。”
張承盯著諸葛亮,神情愈發的不耐煩,說道:“就算是證據,也可能是假的證據。諸葛縣令,你如果有足夠的精力,去盯著其它的人,盯著我尚書府做什麼?”
“難不成,是想借此揚名。”
“我告訴你,尚書府不懼任何人的挑釁。而且你要小心,一旦磕到了牙齒,那就是滿嘴的血。”
“諸葛縣令好自為之。”
張承大袖一拂,轉身就離開了。
諸葛亮輕笑了起來,他依舊考慮周全,可人家不領情。
這就不能怪他了。
實際上張承是否配合,對諸葛亮來說並不在意。他在意的,只是知會一下張家,不讓自己處於不利的境地,要全了張昭的臉面,又要把事情做好。
對方給臉不要臉,就沒必要再去考慮。
“來人!”
諸葛亮高聲下令。
“在!”
衙役上前行禮。
諸葛亮吩咐道:“去查清楚張昭的管家張喜在哪裡,捉拿張喜下獄。”
“喏!”
衙役迅速去安排。
衙役去抓人,很快在城內的一處青樓中找到張喜。換做一般的衙役,遇到尚書府的管家張喜,不敢輕舉妄動,可是縣衙都是諸葛亮培養出來的人。
敢做事,不怕事。
最主要的一點,是諸葛亮能抗事情,出了事情都是諸葛亮扛著,不會殃及衙役,更不會讓衙役去背鍋,縣衙的衙役上下,遇到張喜撒潑,直接把人打暈了帶走下獄。
訊息很快傳到張家,張承得到訊息後,勃然大怒。
諸葛亮好大的膽子。
敢抓張家的人。
張承親自去了一趟縣衙,勒令諸葛亮放人,卻被諸葛亮一番大罵,罵得張承狗血淋頭一樣。張承狼狽回了尚書府,依舊怒不可遏。
這些年的養尊處優,周圍全都是阿諛奉承的人,使得張承多了嬌慣跋扈之氣。
他準備報復諸葛亮。
在張承發怒的時候,侍從回家稟報,說張昭先一步抵達了南京城,在宮中吏部署衙辦公。
張承怒氣上湧,已經失去了理智,他想著父親回來了,咬牙道:“諸葛亮啊諸葛亮,我要讓你吃不了兜著走。得罪了我張承,收拾我張家的人,你會後悔的。”
他離開張家,匆匆朝吏部去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