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一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89章 荀彧的鐵血手段,三國第一狠人,東一方,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洛陽是大漢朝的帝都所在。
昔年董卓在這裡,一把大火焚燒了一切,使得皇宮淪為一片焦土。除此外,洛陽附近的諸多帝陵也全部被挖掘,洛陽周邊爛到了極致。
荀彧作為曹操的大管家,到後來成為尚書令,在安撫百姓、治理地方的基礎上,費勁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簡單的修繕了皇宮。
這些年也一直小範圍的修修補補。
這樣的前提下,逐漸恢復了皇城的規模,讓皇城又變得巍峨起來,漸漸具備了皇朝氣象。
荀彧的這些安排,都是在不影響治理地方,不波及百姓的前提下進行。除了兼顧皇室外,荀彧本身也在進一步的增強曹操的實力。
唯有曹操,才能延續漢室江山。
荀彧從來不認為皇帝能行,更不覺得皇帝能鎮住場子。所以荀彧一心一意為曹操處理政務,縱然曹操成了秦王,荀彧也不改初心。
只要漢室延續,荀彧一切都能忍。
皇城內,尚書令署衙。
荀彧正在處理著朝中的政務,他今年才三十七歲,兩鬢已經染上風霜,多了一絲滄桑。
這些年曹操的轄區,全靠荀彧維持。
他的心力消耗很大。
可是,荀彧也樂在其中,這是他自己的理想,希望整飭天下,延續大漢。
在荀彧迅速處理政務的時候,急促的腳步聲傳來,一名侍從飛也似的進來,高聲道:“荀尚書,河內郡傳回訊息,河內郡丟失,田疇的大軍長驅直入,奔著洛陽來了。”
荀彧拿著奏摺的手一緊,神色有剎那的失神,轉而又恢復了平靜。
他不能慌,更不能亂。
如果他自亂陣腳,下面的人就會陷入慌亂中。
荀彧略作思考,吩咐道:“本官知道了,通知史渙來議事。”
史渙是沛國人,和曹操是老鄉,在曹操起兵後,就追隨曹操,資歷很深。他在戰功和能力上,比不得夏侯惇、夏侯淵這些人,卻非常忠心,是曹操的心腹。
歷史上,史渙擔任曹操的中護軍,是負責禁軍宿衛的將領之一。
如今史渙留在洛陽,負責護衛洛陽的安全。
侍從去通知,時間不長,史渙來到尚書檯值房,抱拳道:“末將史渙,拜見荀尚書。”
荀彧點了點頭,開口道:“史將軍,這次請你來,是河內郡丟失,田疇率領的兵馬朝洛陽來了。”
刷!
史渙面色微變。
河內丟失,意味著洛陽危險。
史渙沉聲道:“荀尚書,您就直接說,該怎麼辦,末將聽令行事。”
荀彧眼中掠過讚許神色,沉聲道:“這次的總體策略,是固守洛陽,削弱田疇的兵力。在此之前,我會先解決內患。你謹記一點,必須控制好城防,沒有我親自下的命令,任何人的命令都不用聽。”
“遵命!”
史渙立刻回答。
荀彧擺了擺手,史渙轉身退下。
荀彧微眯著眼睛,右手輕輕的敲打著案桌,神情陷入了沉思中。史渙這裡,他是防患於未然,避免可能有人假傳命令。可是安排了史渙,依舊不夠,還要把城內的隱患滅掉,同時解決目前急需的糧草。
荀彧思考一會兒,撰寫一封書信,吩咐道:“來人!”
侍從進入後行禮。
荀彧把書信遞過去,吩咐道:“交給李青山,讓他收網。”
“喏!”
侍從轉身去安排。
李青山是洛陽城的大商人,經營糧食生意。只是李青山表面上經商,實際上,他是當初按照陸玄的安排,雙方開放關卡,允許商人來往後,荀彧安排的暗樁。
李青山在吳國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