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一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35章 魯肅調動,三國第一狠人,東一方,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蒯良回答道:“張相認為誰更合適呢?”
他把問題拋了回去,張昭是內閣之首,很多時候,蒯良尊重張昭的意見。
張昭思考一會兒,開口道:“依照老夫看,目前有兩個人選。”
蒯良說道:“願聞其詳。”
張昭說道:“第一,會稽太守顧桐,他當年就追隨陛下。先擔任蕪湖縣令,後轉任會稽太守,政績斐然。而且,顧桐擔任太守已經八年左右,有足夠的資歷。”
“第二,是選擇東海太守諸葛瑾。他是陛下身邊的主記出身,能力出眾,在東海郡期間,政績斐然,使得東海郡繁華富庶,有能力也有資歷。”
“這兩人都合適。”
“蒯相認為,哪個人最合適呢?”
張昭沒有敲定,他看向蒯良,說道:“蒯相認為誰最合適?”
蒯良心中權衡著。
顧桐是顧家的人,雖然不是顧雍的嫡系親人,卻是一家人出身,都是顧家子弟。另外,顧雍本身是顧家的族長,是有著最大話語權的。
安排顧桐任職,等於賣顧雍一個好。
諸葛瑾則是諸葛亮的大哥。
諸葛家有諸葛玄在朝中擔任禮部尚書,諸葛蓉又是陸玄的妃子,再加上諸葛亮是西州刺史。如今諸葛亮要迎娶顧家的女子,這層關係網下來,影響力已經非常大。
進一步提拔諸葛亮,諸葛家內外都有人,也不好控制了。
容易尾大不掉。
只是,蒯良思考後,認為張昭提及諸葛瑾,一方面是兩人關係不錯,畢竟諸葛瑾是從張昭身邊出來的人。另一方面,諸葛瑾也等於是未來太子的班底。
這是投資太子。
蒯良權衡後,轉眼下了決定,目前來說太子的權重更重要。
顧雍可以暫時不管。
蒯良下了決定,卻一副無奈模樣,說道:“不論是顧桐,亦或是諸葛瑾,都是合適的人選。這一點上,張相是吏部尚書出身,對下面的官員更瞭解,張相認為誰合適呢?”
張昭微笑道:“老夫想聽聽你的意見。”
蒯良說道:“諸葛瑾更合適。”
他見張昭始終不開口,直接給了答案。諸葛瑾可以算作太子一系的人,畢竟諸葛亮是太子的師兄,諸葛家和太子關係不淺。
另外,諸葛瑾也算徐州系出身。
徐州曾經是蒯良的大本營,提拔諸葛瑾,雖然也符合張昭的利益,同樣也符合蒯良的利益。
張昭微笑道:“既如此,那就這麼定了。黃射的九江太守接任人選,從朝中安排一個人去就行,依我看去年調入朝廷吏部的郎中李嚴就不錯。”
“李嚴這個人,先在閻象治下的荊州做事,被安排擔任襄陽縣令。他調入吏部擔任郎中,做事很有章法。”
“黃射卸任,李嚴能勝任九江太守。”
“陸榮和薛綜的調動,就不用管了。”
“自然有補充的。”
張昭看向蒯良,問道:“蒯相意下如何?”
蒯良說道:“可以。”
他對其他的人選,沒有太多的安排。畢竟空缺的人選不多,而且安排了諸葛瑾,對於蒯良也說也不錯。
張昭見蒯良不反對,又召集顧雍、閻象一起商討。
四個人議定調動的人選,就先擬定詔書安排人火速送往天竺,要交給陸玄一份。然後,再度安排人傳令,分別去通知魯肅、薛綜、黃射和陸榮各自的調動。
訊息傳到青州臨淄。
這是目前的青州的州治所。
魯肅治理青州期間,都在臨淄辦公。從陸玄的身邊外放到青州,說短不短,一晃都已經四年多,魯肅治下的青州愈發的繁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