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4頁,大將軍的小嬌娘,坤儀,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陸璟顥、陸璟郯便是其中之二。
兩刻鐘說長也長,說短卻也短,隨著監看滴漏的內侍一聲「時辰已到」,五位學子或沉穩或沮喪,皆需停筆。
早有內侍上前收了卷子呈給惠安帝審閱。
等待的時間總是煎熬,元理韞也難得地有些緊張起來。
惠安帝一一看過,在百官的注目下,先是點了一位年過而立的學子,問道:「第一題你說『自古選賢任能,為治之大道』,那又如何定賢?」
突然被點的學子心中就是一慌,額上的汗就不由冒得更多,斷斷續續也說不出幾句完整的話來。
惠安帝暗嘆一聲,突地指了梅博文欽點他作答,梅二老爺緊張了下,梅博文倒還算沉穩,並不見慌亂,恭敬地拱手一禮,才朗聲答道:「全面看人,慎選賢才。古語云,智者,先見而不惑……勇者,餉義不懼,能果毅……綜述,量才、德、能以定賢授官。」
此番應答,倒是大大出乎百官意料,這顯然是惠安帝就著另一位學子的答卷即興問的問題,這位梅家少爺竟能瞬間就能對答如流,可見不僅文學功底紮實,於政務上亦很有自己的見解。
惠安帝挑了挑眉,對看過梅博文答卷的惠安帝而言,感觸更深,這與他本人答卷上的內容全然不同,意思卻是相近,可見其若不是時間的關係,想必還能列舉出更多的論證來。
既從文官的角度說了,也從武官的角度講了,最後一句的意思更是直接應答了他所提的問題……量才、德、能以定賢授官,意思即是根據一個人的才學、品行和能力來定賢再授之以官。
倒是敢說……可這卻是一種極為理想的政態,須知在朝為官的多少都是百年世家、簪纓望族乃至是名門侯爵的子孫以捐官的方式才一步步爬至如今的地位,自科舉之後,才湧出了一批好些有骨氣的家族讓家中子弟參加科舉入仕,可科舉失利的仍是會以捐官的形式入朝為官,至少現今,還沒法子能全然規避這種現象。要做到這種理想的政態極為不易,更可能是永遠也達不到的一種政態。
同樣的,水至清則無魚亦是有其道理,否則也不會出現這句古語。
暗自思量著,惠安帝又點了其他另兩位學子問了一些問題,卻始終沒點元理韞的名,元勊緊張得手心已冒了汗,百官們也疑惑著,莫非連中兩元的元理韞要殿前失利?
楚巽瞥了眼恭敬立於殿中的元理韞,不由暗暗佩服,他倒是夠鎮靜。
到得最終宣佈之時,只聽得惠安帝擲地威嚴的深沉聲音響徹金鑾殿每一個角落,震動了百官們的耳膜。
「今科殿試,得中一甲前三者,狀元為元氏理韞,榜眼為陳氏蔚青,探花為梅氏博文,其餘二人則歸位二甲第一、二名。」
得聽聖言,五位學子心中各有滋味,卻還知曉維持著儀態風度恭敬謝過皇恩。
結果出來,眾人皆疑惑了,為何一句未曾考校的元理韞卻反倒得了狀元!?
功勳之家的貴公子們極少能在科考中一舉奪下一甲內的兩個名額,不是沒有前例,卻是極少。對於這個結果,就連身為親爹的元勊都是反應不及,一時怔愣。
惠安帝卻是宣佈退朝後便大步離去,並無給百官解惑的意思。
待會五位學子的文章自會在皇榜中張貼出來。
大殿之上,五位學子們相互祝賀著,梅博文早便識得元理韞,對其的文才有所瞭解,雖心中好奇著他的破題內容,卻也無奈只能等著一會張貼後才能瞧見。
其餘三名學子亦是迫不及待想要看到彼此的答卷,畢竟誰不是苦讀多年,梅博文還好說,方才御前的應對確實比他們要出色,可元理韞卻未曾說過一句話,被年紀輕輕的貴族少爺奪了狀元郎的位置,他們總要輸得心服口服。
好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