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然晴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7節,[綜武俠]百無禁忌,若然晴空,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一留名待任,就足足待任到了安祿山去世。

期間我讓方應看留心河西那一帶的山賊,並且憑藉記憶畫出了幾個我後來找到的山賊長相,沒過多久方應看就給我傳信,說他帶兵正好要去河西,一定給我找到人。

我不是很放心。

按理再有兩三年,肅宗就會弄死史思明,帶著自己的班底風風光光地回長安了。

我跟方應看口中的肅宗是玄宗李隆基的太子李亨,後來的皇帝,肅宗是他的諡號,李隆基自從失了楊妃,整個人就跟鹹魚沒什麼區別,基本上安史之亂都是肅宗平定的,又或者說是肅宗的兩個兒子平定的,平定天下之後,肅宗復歸長安,第一件事就是將老爹的臣子拉下馬,扶持自己的人手,連跟著玄宗逃亡的臣子都得不到什麼好果子,更別提我爹這種被叛軍俘虜了之後竟敢不以死明志,還給叛軍做了幾年事的人。

我不是說他做得不對,但誰的爹誰心疼,要不是他貶了我爹的官,哪有後來的滅門慘事?

何況就算真讓肅宗復辟,也不過是將亂世推後了一段時間。

故而我是很支援方應看搞事的。

方應看也確實很能搞事。

仗著熟知史事,他像是開了天眼一樣四處招攬謀臣武將,並以河東王氏的名頭拉起了一支強軍,兩方忽悠之下,事情越說越真,河東王氏本就是大世家,子弟在外面造反,家主連帶家老關起門來商議了幾天,誰也沒想到的是,河東王氏在方應看打下河西的那一天率全族投效,裡應外合之下,方應看一口氣都沒喘就拿下了河西。

兩個藩鎮是什麼概念?安祿山身兼三鎮節度使,他就敢造反。

方應看當然也敢造反。

我對他搞事的能力是很放心的,但並不放心他打仗的能力,比起方應看,我還有個更好的人選。

張熙。

就是那個五百精兵五百精兵地朝桃花島送的那個張熙。

一樣是宋,一樣面對外敵,人家張熙二十歲起兵,二十七歲就打全了一整個唐朝的版圖還有剩,當真可算是個千古明君。

一想到張熙,我就想到了桃花島。

一想到桃花島,我就想到了某個不可言說的人。

但就在我蠢蠢欲動準備搞一波人才過來的時候,方應看那邊又搞出事情來了。

他把肅宗連帶肅宗的兩個兒子一窩端了。

派的是補天閣的刺客。

如今的勢頭已經和安史之亂剛開始的那兩年不一樣了,玄宗那邊早已不成氣候,佔著個太上皇名頭,住在別宮裡沒事就悼念楊貴妃,肅宗已有眾望所歸之勢,這個時候一翹辮子,還連帶著兩個能征善戰的兒子一起翹了辮子……

大廈傾倒不過一瞬間。

讓我改變主意的當然不是肅宗之死,而是方應看命人送來了十車屍首,為首的一車儼然都是我畫給他的山賊。

據說是他命手下大將在河西一帶以及附近藩鎮三剿三屠才剿著的一窩悍匪。

鑑於這份大功,我把換人的念頭壓了下去。

我及笄的那一年,方應看已經差不多把大唐的版圖打全了,之所以說是差不多,是因為除了沒能收復的幾個地方之外,他又額外找補了一些,比如吐蕃,比如大理。

這些個小國真是倒了八輩子的黴。

復歸長安的人不再是肅宗,而是方應看。

這些年我跟方應看的聯絡實在算不上多,他離開長安另起爐灶之後,我跟他就只有偶爾書信聯絡,或者又什麼解決不了的麻煩,殺不了的人,他請我出手也不必要親自見面,通常都是飛鴿傳了時間地點人名,故而我和他並沒有什麼實質上的進展。

</div>

</div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生存遊戲中靠美食成為團寵

傻瓜肉肉

竹外桃花三兩枝

流鳶長凝

鮫綃透

醉亦可醉

穿越之弄潮者

作愛楓林

後孃文裡的炮灰前妻

梨花落er

勾心女人香:邪性總裁乖乖愛

柒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