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燦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節,窈窕世無雙,耿燦燦,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她家清姐今天回來,捧著書一直在讀,旁邊令玉也跟著一起學,總歸她家清姐更聰明,比令玉少用一炷香的功夫,當時她還欣慰來著,覺得自己生的女兒就是聰慧,比姨娘生的要強十倍。
如今和鄭令窈一比,簡直小巫見大巫。
令窈一聽,便知三奶奶好攀比的毛病又出來了。
前世她不愛念書,從未將心思放在書本上,鄭令清比不過她的容貌,三奶奶便整天地拿學問之事壓她一頭,只要逮著機會,勢必會將鄭令清的才氣拿出來講。
令窈不想同她多說,她唸書是為了自己打算,不是為著和鄭令清比較,沒必要在這種事上與人爭論。
“是的,下午便看過一遍了。”
三奶奶心中不平衡,追問:“只看過一遍嗎?依剛才對答的程度,怎麼著也該看過四五遍了,郡主好學,說不定已和先生請教過。”
令窈笑笑不說話,不準備再與三奶奶糾纏,尋了個理由同老夫人道:“飯不吃了,先生在園子裡等我,我去他那練完字貼再回來吃。”
老夫人見她這般用功,心中高興,捏捏她的小臉,怕夜涼吹風,親自拿了新作的雞鹿披帔為她穿上,又憂心路上摔跤,命人拿出珍藏的四頂瑪瑙撩絲燈,送到院門口,囑咐小廚房現做十幾樣點心,這才放了心。
三奶奶在旁看著,想到從前清姐在老夫人跟前,從未有過這般親待,清姐開朗嘴甜,身上萬般好處,理應更比窈姐更受愛。想來想去,後想到令窈是無父無母的孤兒,心中總算有了一絲藉慰。
再怎麼受寵的孩子,沒有爹孃撐腰,富貴榮華全寄託在旁人身上,一旦失勢,便再無所依靠。
這樣想想,她的清姐比窈姐幸福百倍。
·
園子僻靜,令窈下了軟轎,整理好頭飾衣裙,這才踏入孟鐸居住的院子。
青瓦階前早有兩個婢子等在那裡,提燈為她引路。
書房門大開,走進去才發現,孟鐸並不在,在他身旁侍奉的一個儒生名叫雅謙的,穿大燻色圓領袍,眉目清朗,拿了數十張描紅立在書桌旁,笑著朝她招手。
令窈東張西望瞧了一通,問:“先生呢?”
雅謙將準備好的筆墨紙硯奉上,笑容爽落:“先生有事,吩咐我督你將這些描完,不然不許放你回去。”
令窈怏怏地提筆蘸墨。
一連數天,除卻白日裡家學,孟鐸鮮少露面。夜晚輔字,全由雅謙代行。
這日令窈忍不住,攔了他問:“先生,夜晚你為何不來書房看我?”
孟鐸瞥她一眼,“八歲孩童練描紅,有什麼好看的?”
令窈聽完,回屋便命人端了幾面穿衣鏡,換了好幾身衣裙,怎麼也不滿意,坐在鏡前發呆。
從前她總覺得只消自己一個眼神,一聲嬌嗔,再挑剔的人,也會服幾分軟。
卻全然想錯了。
孟鐸怎麼會注意她?
他只對嬌俏的芳華女子有興趣。
令窈嘆口氣,拍著自己的小臉蛋對鏡自言自語:“便是現在有姓孟的擱在跟前,我也不能立馬拿下。”她前世沒有做過什麼費勁的事,所有的好處彷彿都是順理成章地擺在眼前,她根本不需要努力,就能輕鬆獲取。
這就是重來一次的壞處了。
明知道樹上終將結出又大又甜的好果子,卻還得耐著性子焦心憂愁地等著。
去書房練字的時候,令窈想起平時孟鐸對她愛搭不理的態度,開口問雅謙:“你家先生是否有什麼忌諱,我好像並不討他喜歡。”
她親手捧了櫻桃送他吃,拿人手軟,雅謙吐出一顆果仁,笑道:“先生與汴梁梁大人交好,梁大人聽聞先生要做鄭府西席,寫了信,囑託先生好生照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