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癒系的鬥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章 挑那星,黔梟,治癒系的鬥啊,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看著牛sir的背影,我有些苦悶的再次點起一支菸。
說實話,他說要給我納投名狀的時候,我有種感覺,我要是開口答應接了這投名狀,那我很大機率,不得好死。
當年那個小捕快,已經成了利慾薰心的官府老油條。
而畏畏縮縮的小二流子,如今是大二流子了,揮手間也能喊來上百小弟。
我們都不是從前了,僅有的那一絲情感,也被彼此默契的扼殺,今後只有利益。
我與牛sir,身在各自的江湖之中,由不得我們自己的心來做選擇,今後是身不由己。
我開車把李左兩人接過來,最後漫無目的的在五邑逛了起來。
粵東這個地方,在我看來,他十分的抽象。
它的發展不比魔都差,甚至深城與羊城,在某些時候還能穩壓魔都一頭,但他們本地人,並不排外。
甚至說句得罪的人話,粵東在很多年裡,依靠著他的工業和出海口,大力發展各種製造業提供數以百萬計的崗位,養活了大部分南方落後地區的人口。
現在有句調侃的話,說西南三省,亂世打仗,盛世打工。
而大部分西南三省的打工人,都匯聚在粵東。
有人說粵東的發展,是華南西南數個省份的勞動人民,一把汗水一把汗水甩出來的。
也有人說,在那個經濟不景氣的年代,是粵東為眾多窮苦兄弟省份,提供了一口飯吃。
其中到底如何,說不清,但樟木頭這個地方,和暫住證這個東西,年紀稍微大一點,去過粵東的朋友,應該都清楚。
但我肯定是不敢寫的,什麼時候有許可權開群,得閒可以給大家講講。
時局下的產物,沒有辦法的事,我也不敢妄加評論。
那個年代一粒灰塵落在普通人頭上,都無異於泰山壓頂。
在這兒隨便提一嘴,有些東西朋友們知道就好,不用幹到評論區去,南陽那個八三嚴打導火索,我剛修改放出來。
要說大家也隱晦一點說,起碼讓我再寫點,混了二十七年,如今才寫到第三年呢,連個頭都還沒開得起來。
為了讓故事存在久一點,通篇都是衙門,官府,捕快,黔州粵東滇南之類的詞,已經影響年紀小的朋友代入感了。
閒話休說,說回正文。
五邑這個城市,是第一僑鄉,許多海外同胞的祖先都是從這個地方遠渡重洋,去的海外。
我最後將車停下的地方,是一個名叫棠下鎮的地方。
如今那地方弄得挺好的,五邑三大黑廠,全在那個鎮上,帝精,海xin,金萊特。
但97年我剛到這裡的時候,這還是一片不毛之地,比柳巷鎮好不到哪裡去。
全是外來務工人員的聚集地,各種低矮的窩棚,大排檔,以及一條滿是各省特色的街道。
這一條街上,前面有麻辣鮮香的川菜館子,後面一家說不得就是地道的東北鐵鍋燉。
五湖四海的人,在這偏僻的角落中謀求生存。
這種地方,自然是三教九流的匯聚地。
李左和成尚霖都是老江湖了,他們把裝槍和錢的包貼身放好,衣服撩開一個角,露出腰間的軍刺。
我走在他們兩人的中間,靜靜地打量著這一片地方。
徐讓是犯了事跑出來的,自然不會讓我隨便找到,沒有手機的年代,我要找到他,只能是用最笨的辦法。
和這裡的地頭蛇二流子接洽,最好是混出一點名堂來,讓他主動找我。
當時在外面混的人,或者說你不混,就是進廠打螺絲,也會團結老鄉。
混與不混的界限,很是模糊。
或許白天在車間裡面刷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