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屈一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4章 小青山村的規劃,大唐小書生,首屈一紙,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上弦月光線不強,不過漫天的繁星足以讓人看見路面,只要不是下雨之後,白色的地方,就是路。這種體會,同樣是記憶最深處的畫面。

夏天時候,搬著涼蓆,拿著蒲扇,就在院子裡乘涼,數著密密麻麻,漫天星星,聽著父母閒聊,有父母驅趕蚊蟲,很快就能酣然入睡。等到涼快下來,父母才會叫醒孩子,一起回屋裡睡覺。

和村裡的人聊了半宿,算是瞭解得差不多了,王牧也有了一些想法,第二天讓陳福拿來紙筆,他開始羅列問題。

先把自己能想到的問題列出,從中去尋找解決辦法,有時候也會因為看到問題,而浮現出記憶深處的一些東西。

雖然說穿越之後,記起了前塵往事,但是人的記憶分為深層記憶和淺層記憶,淺層記憶是印象最深刻的事情,也有日常工作,生活接觸所需要的人物,事件和知識。

而一些久遠的記憶,知識,則會進入深層記憶,就像慢慢被遺忘一樣,需要凝神靜氣的去想,才能慢慢回憶起來。

王牧發現,自己穿越之後,就像換電腦一樣,所有經歷的記憶,從一個時空,傳輸到這一個時空的身體,記憶重新回到了淺層,讓他很容易想起那些需要的東西。也像一種堆積,自己的記憶把前身的記憶壓進了大腦更深處,以至於他並沒有多少前身對這個世界的情感。

王牧推斷,這應該是靈魂這種東西的緣故,前身靈魂消散,而自己進入這個身體,屬於無主之物,並不是雀佔鳩巢那種行為,所以並沒有感受到這個身體的情感。

整理一番,然後就是對問題進行推演,看是否可行,畢竟這關係著這麼多人的生活問題,不能想當然,一拍腦袋就做下決定,等出問題再來修改。

首先就是改變產業鏈,王牧打算把村子作物多樣化進行,村子不再只是單純的種植糧食,蔬菜水果加養殖,這才是最完美的生態圈和農業鏈。

如今村子裡果樹只有幾顆梨樹,房屋四周,院子裡面,後面的山都空著,實在浪費了資源。

這裡可不像經過植樹造林的另外一個世界,山上樹木只佔據十分之一的地方不到,更多還是各種野草,最多的就是茅草,修建房屋和升火,引火都需要它們,翻新房屋,秋冬修葺,都會用上茅草,百姓往往會在秋冬交替之際,去山上收割一些備用。

不過果樹生長需要時間和樹苗,因此這一點被羅列到最後,慢慢的種植。

主要還是蔬菜和養殖,敦化坊騸豬匠差不多培養出來,可以大量的飼養豬,雞鴨鵝也必不可少,這些小型家畜,能自己找吃的,用一些蔬菜野草餵養就行了,等條件好起來,再新增雜糧。

還有就是可以種藕與養魚,在村子上游,修幾個大的魚塘,作為蓄水池,這樣也不用在田裡進行蓄水,在土地空出來的時候,能種植蔬菜。

如今百姓土地其實很多,即便是關中長安附近,這個人口密集,人均土地最也有五六畝。人口少的地方為寬鄉,人口多、公地少的地方為狹鄉。這是均田制的規定,最多的地方,一個人可以分到土地二十畝。

這麼多土地,種植是種植不過來的,主要是為了土地的肥力問題,種一休二才是目前主要耕種方式。就是一塊地,這一季種植了糧食,那麼接下來就會休息兩季,這裡兩季也並不是兩年。而是指夏秋兩季,因為糧食收穫,分為夏收和秋收,所以百姓習慣性把種植糧食這塊,一年看成兩季。

施肥這個問題,其實並不是不施肥,王牧問過,在很早以前,其實就已經開始施肥,只不過施肥很粗獷,主要是在耕地以後,在空地上撒下牲口和人的糞便,糧食成長過程,也會施加一兩次,等到結果之後,就不施肥了,因為都認為穗子是人吃的,你潑大糞算怎麼回事?

這個習慣需要改,即便王牧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唐小書生

首屈一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