賤宗首席弟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1章:興安二年【二合一】,大魏宮廷,賤宗首席弟子,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可是要收費的,多一個人朝廷就多一份收入。
在工部的‘宣傳’下,這種神奇的軌道馬車逐漸在鄭城傳開。
其實事實上,魏國此前早已有了五條軌道馬車,分別是大梁連線河東汾陰、河內山陽、商水郡商水縣、三川雒城等等,但由於這幾條軌道馬車被朝廷與成陵王趙燊等國內的大貴族把持,以至於在國內名聲不顯,哪怕是知情者也僅僅只知道有這麼個事物,且不知具體如何。
但這次,朝廷卻是確確實實將軌道馬車呈現在鄭城人的面前,上至貴族、下至平民,皆被這個神奇的事物所震驚。
甚至於,就連附近縣城的百姓,在聽說此事後,也紛紛湧到鄭城,希望一睹這種神奇的事物。
話說回來,倘若說鄭城的貴族與平民只是圖個新鮮,那麼鄭城的商賈,則是看到了其中的商機。
事實上,鄭城有不少商賈其實早已試用過這種軌道馬車,比如他們在三川、商水縣往返做生意的時候。
毫不誇張地說,在試過軌道馬車之後,誰還願意像以往那樣,老老實實地用尋常的馬車託運貨物?——相同的時間從大梁出發,別人藉助軌道馬車,數日內往返大梁與三川,而若是沿用以往的運輸辦法,這數日之內,可能連雒城都到不了,這意味著什麼,但凡是有些頭腦的商賈都清楚。
於是乎,在鄭城百姓還處於觀望態度的時候,鄭城的商賈們,第一時間跟當地施工的工部官員搭上了線。
不得不說,當鄭城開通了軌道馬車後,這座城池的面貌彷彿一下子就變得不同了,在短短一兩個月內,便有許多以往難得瞧見的商品貨物湧入鄭城的市集,使得鄭城的市集迅速變得興旺起來。
而鄭城當地的特產,彷彿也一下子變得促銷起來。
事實上,這並不關乎鄭城的特產究竟好不好賣,關鍵原因在於運輸的花費,魏國的許多商賈已經被水運以及軌道馬車養刁了,自然不肯再像以往那樣,花費巨大人力物力馱運貨物。
打個比方說,雖然楚國的珍珠這些年在三川已不像之前那樣好賣,但勝在商水縣至三川的運輸便宜啊,一船的珍珠,哪怕價格再賤也能有很大的利潤。
更別說如今水運還能直通秦國的咸陽,在秦魏兩國結盟、且稱霸河西的情況下,這條商路簡直就是一本萬利。
雖說以往相比較之下鄭城更近,但因為運輸困難,誰樂意往返跑這座城池?
繼鄭城開通軌道馬車之後,在當地施工的工部官員,迅速將這條軌道馬車的維護移交給了兵部轄下的駕部,著急於以鄭城為中心,以向四周輻射的方式增設軌道馬車,比如西邊的「陽城」、西南方向的「陽翟」、東南方向的「長社」,最終一路修到三川郡與商水郡,在連線現有道路網的同時,啟用魏國境內整片的道路網。
當然,這目前還只是一個構思,想要確實落實這件事,沒個三五年工夫,可能看不出有什麼成果。
主要還是人手不足。
說到人手,在魏國大梁朝廷的默許下,川雒聯盟的綸氏部落,與南陽、宛地的羯族人取得了聯絡,用一部分魏國淘汰下來的武器裝備以及新產的米糧,從移居到當地的羯族人手中換取了許多的巴人奴隸。
這些巴人奴隸,很快就被投入到魏國的各項建設工程中,為魏國的建設作出了不小的貢獻。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大梁朝廷私底下購入這些巴人奴隸以促進國內各項建設的進度以外,這些巴人奴隸的售眾面很小,可能是因為巴奴不如胡奴高大,也有可能是因為魏國的貴族、尤其是趙氏王貴仇視巴人的關係。
而除了巴奴以外,南陽羯族人也向魏國輸入了一些巴國的特產,比如巴蜀特產的蟲蠟,立刻被列入貢品的名單,原因就在於這種蟲蠟製作而成的蠟燭,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