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章 開考,最才子,華西里,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捨不得穿,每年三兩銀子的學費,你這畜生就是這麼糟蹋我的?回家之後,打不死你!”
估計是那孩子害怕捱打,哭逐漸大起來的哭聲,有衙役的呵斥:“鬧什麼,肅靜,裡面在考試呢!考生去耳房候著吧,當這裡是菜市場了?”
這陣響動驚得考場中的眾人都抬起了頭,一眾孩童都是心有慼慼,臉色也有些發白。對大多數人來說,這是他們平生第一次進考場,緊張者有之,畏懼者有之、麻木者有之,像吳節這種有者良好心態的人卻是獨一份。
心中覺得好笑,吳節這才翻開卷子。
在開啟卷子的一剎那,吳節心中突然一凜,有一個古怪的念頭。
這是夢境,這夢境中的世界同真實的歷史已有很大不同,如今又飛進了我這麼一隻蝴蝶,會不會產生蝴蝶效應?
如果這一科的考題同歷史記載不同,我該怎麼辦?
寫八股文我可不會啊!
如果考題不一樣,肯定是一個字也寫不出來,我先前已經在蛾子和知縣面前放出大話,真做了白卷先生……後果不堪設想。
可是……媽的,現在已經不是說可是的時候了,人死鳥朝天。
微一猶豫,吳節猛地翻看卷子,狠狠地看了一眼,心中卻是一鬆,歡喜得幾乎要笑出聲來。
一樣,完全一樣,同歷史記載完全一樣。
如此說來,這個夢境就是真實的歷史。那還有什麼可擔心的,科舉金光大道就在前面等著我,想不發達都難。
考卷是縣衙禮房製作的,一共十四頁,上面印著格子,有點像後世的稿箋紙。每頁十四行,每行十八個字。
也就是說,這到題目被嚴格侷限在三千字以內,少寫可以,卻不能多一個字。
另外,隨卷還附了兩張空白頁,用來給考生打草稿。
實際上,縣試的考生多是黃口小兒,很多人作八股文章都是草草千餘字搞定,根本用不了三千字那麼多。
能夠發生下筆如流收束不住,以至於稿子不夠用,考卷作廢的情形大多出現在鄉試、會試這種高階公務員考場裡面,童子試根本不可能發生。
這次考試知縣出的是一道小題。
所謂小題,就是擷取《四書》中的一個句子,然後藏頭去尾,讓考生依照這句話的大意,寫一篇文章。
比如“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這句”,出成題目,大多是《學而》;“故君子居易以誒命,小人行險以僥倖”一句,則出成《居易》。你若不將四書背熟,根本不知道這道題目究竟說的是什麼東西,考的就是學童死記硬背這種基本功,
這一場縣試也同樣如此,考題是《先之勞之》。
“先之勞之”一句出自《論語,子路篇》中“子路問政。子曰:‘之勞之。’益。曰:‘無倦。’”意思是,子路問怎樣治理政事。孔子說:“自己率先去做並且不辭勞苦。”子路請求多講一點。孔子回答說:“不要倦怠。”
《論語》吳節中學的時候學過幾篇,也沒完整讀過。若不是提前知道題目,絕對是如墜五里霧中,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
如今,一看到這四個字,心中卻是大定。
就在前兩天,他已經提前背熟了四篇範文,如今只需好好想想究竟該將那一篇抄上去。
其實,科舉考場上要想考出好成績,能寫一手好文章是基礎,可如果你寫的東西不合考官胃口,被刷下來也是有可能的。所以,揣摩主考的口味也是一個考生必須提前做好的功課。
只是,知縣大人究竟什麼脾姓,有喜歡什麼樣的文字,吳節卻是一無所知。
四篇範文究竟該抄那一篇上去呢?
想了想,算了,如今也來不及費那個心思,就照最好的那篇謄錄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