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臨終託付
君子不扶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5章 臨終託付,朱棣是我爹,豪橫點怎麼了?,君子不扶牆,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老爺子的靈柩出殯,牌位放進太廟供後世子孫祭拜。
一代大帝波瀾壯闊的一生落下帷幕,永樂朝也隨之終結。
大明正式進入洪熙皇帝的時代。
與父親相比,朱高熾的政策更傾向於安內,發展國內經濟,同百姓休養生息,不出兵對外擴張疆土。
他的理想是讓天下百姓,都不會餓肚子,這是很大的宏願。
但實施起來並不簡單。
有些富庶之地的百姓,自然糧食豐收有餘糧,吃飽穿暖。
而有些地方,由於地理原因,天災不斷,常年顆粒無收,成了災民,哪還有糧食吃。
這個願望並不容易實現。
御書房內,朱高爔聽完大哥的夙願,不想潑冷水打擊他的信心,也只能笑著點頭附和。
自從被封為輔政王后,他每日也得面對這堆積如山的奏摺,頭疼的很。
“大哥,批摺子這事,你該讓瞻基來。我小時候讀書,把大儒都氣得拂袖而去,這事我真幹不好。”
朱高爔苦笑著搖頭,原來字看多了會頭暈是真的。
難怪以前在藍星讀書時,坐在最後一排的同學,總說書看多了頭暈,當時他覺得胡說八道。
如今,誠不欺我!!
“呵呵,做了輔政王,怎麼能不看摺子呢。”
朱高熾輕笑,笑容中帶著些許無奈,倘若有辦法,他又怎會甘心把權力分化。
未來兒子當了皇帝,走位大權在握的叔叔,也不知是好是壞。
他心中嘆息,無奈的搖了搖頭。
這身子骨也太不爭氣了,連穩定朝堂都等不到了。
二人批閱奏摺,朱高爔站在旁邊觀摩學習,各地包括朝中的官員,遞上摺子,由內侍主管太監送來。
皇帝親自查閱,用御筆沾染朱墨批奏,同意的事情就寫個準。
不同意的就寫不準,這是最偷懶的批閱方式,勤快點的就像太祖爺,不論準不準,他都還會在旁邊寫出標註,是因為什麼理由拒絕或同意的。
老爺子就是比較懶的那種,畢竟馬上皇帝,做這些文事,也就得過且過,能偷的懶就不放過。
也不怪他這樣,而且這摺子種類繁多,有些官員為了討好皇帝。
摺子不說正事,就寫些什麼問安,陛下最近吃得好不好,睡得好不好,有沒有什麼煩心事。
這樣的摺子一多,皇帝自然就懶得花心思,每個都批閱會累死人的。
朱高爔甚至懷疑,老朱家到後面皇帝都短命,是不是就因為這原因。
當然這都是胡亂猜測。
後世帝王,重用太監,更是建立東西廠,設立御書房秉筆太監的職務,都是為了應付這些不說正事的摺子。
卻也為宦官當政埋下了伏筆。
瞭解明史的人都應該聽過“王振”這個名字,也就是間接導致土木堡慘案的大太監,朱祁鎮專寵的那位。
其實這根最開始是從朱瞻基開始的。
大侄子教身邊的太監識字,特別是宣德朝後期時,他沉迷蛐蛐,太監第一次批摺子就是從這出現的。
如今朱高爔當了輔政王,他自然不會讓這一切發生。
勢必將大明權宦登上歷史舞臺的問題,扼殺在搖籃中。
時間一天天流逝,朱高熾的身體愈發不濟,幾乎每天都泡在藥罐子裡,服用大量湯藥,延續性命。
洪熙元年冬月,大雪紛飛的天氣,遼王府的大門被敲開。
宮裡的侍從傳來急報,皇帝深夜宣輔政王進宮。
睡夢中的朱高爔被吵醒,聽到訊息後,他急忙換上蟒袍,朝著宮裡疾馳而去。
大晚上的來叫他,朱高爔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