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獻策
君子不扶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7章 獻策,朱棣是我爹,豪橫點怎麼了?,君子不扶牆,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安南再起叛亂,當地原住民不滿大明的統治,集結軍隊開始反抗。
當年,朱高爔跟隨老丈人張輔,率領十多萬大軍,足足強攻了三天三夜,才打下安南城。
過後老爺子年年下旨,派遣軍隊,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設立安南都護府,加強對於邊疆的控制。
如今,安南百姓得知老爺子病逝,再起異心反抗。
而且恰恰是這時候,大明又一位皇帝大行的節骨眼上。
國喪未行,新帝的登基大典也還沒舉行,朝廷事務繁忙,有些自顧不暇。
朱高爔凝望百官,出聲詢問,“安南反叛,諸公有何意見,說與陛下聽!”
百官出聲議論,都不敢在如此特殊的時期去發表意見。
倘若要打,如今朝局不穩,大軍遠赴安南,稍有不慎大明國內會出現亂子,到時無軍可用,那就是毀滅性的打擊。
歷史上,晉朝的八王之亂就是教訓。
反之,不打的話,大明丟失了對安南地區的控制,這種守不住祖宗基業的大罪,誰也擔不起,也不願意承擔。
此時,默不作聲是最好的選擇,即便到時出了事,也怪不到自己身上。
奉天殿上,滿堂寂靜,看著想置身於事外的百官,朱高爔怒道:“諸位食君之祿,一遇到事,就只會沉默嗎?!”
“陛下,王爺,老臣有話說!”
張輔站出身,打破沉默。歷經永樂,洪熙,到如今的宣德朝,他已經是三朝老臣了。
再加上他是朱高爔的岳父,如今的張家名副其實的,成了大明第一顯赫家族。
“國公請講!”
張輔衝著龍椅之上的朱瞻基跪下,皺著眉頭神色凝重,他沉聲道:“臣侍奉兩位先帝多年,與諸位飽讀聖賢書的大人不同,分析不出天下大局,只會在戰場衝鋒。”
“張輔也心知,在讀書人眼中,向來瞧不起似我這種打打殺殺的武夫。”
“但今日,我想問諸位大人一句…”張輔說到此處,語氣頓住,緩緩扭頭凝神看向百官,擲地有聲的詢問,“先帝新喪,少主臨國,諸位讀的聖賢書,難道有教你們沉默不語。”
“國家危亂,只會保全自身,不敢出聲獻策嗎?!”
……
話音落下,百官沉默,有些面子薄的人更是漲紅了臉。想要反駁,卻又不知如何開口。
“陛下,臣有一策!”
突然,隊伍的最後方,有一道身影走了出來,穿著紅色的衣袍,但胸前並沒有繡補,官職品階不高,是群臣中最低的。
男人年紀不大,看起來比朱高爔還要小几歲,他神色莊嚴,出列跪在隊伍的後方。
朱高爔遠遠看去,甚至連容貌都看不太清楚。
察覺到了叔叔的疑惑,朱瞻基出聲解釋,“四叔,那人看官服應該是翰林院編修!”
這官職是老爺子生前,專為編纂永樂大典設立的。
能進翰林院的,大多都是歷年科舉的前三甲,也就是狀元,榜眼,探花。
“那你說說,有何計策!”朱高爔出聲,靜待這位才子能說出怎樣一番話。
“安南叛亂,祖宗基業定是不能丟的,必須出兵平叛!”
朱高爔撇眉,他當會說些什麼,原本他心中所想,也是要出兵。
“出兵可以,那你說說朝中的局勢該如何穩固?”
男人再次出聲,“朝廷擔心的無非是各地藩王,謹防他們趁先帝新喪,心生二心,起兵叛亂,再現八王之亂的慘案。”
“可歷經永樂一朝,太宗皇帝幾番削弱兄弟手中的權柄。即便這些藩王聯手,也不足為懼。”
“真正令朝廷擔憂的,只有漢趙二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