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烏人坑的傳說
晴天過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章 烏人坑的傳說,極品地主從種田到殺神,晴天過客,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傳說在盛唐時期,這個地方被稱為“無人坑”,而不是現在大家耳熟能詳的烏人坑,為什麼會從無人坑改為烏人坑呢?
聽村中祖輩口口相傳的故事就可以大概瞭解烏人坑的來歷。唐朝,一開始建立的時候不過只是一個很小的藩王國,隋朝末年,經過統一戰爭後,逐漸統一了全國。繼承了隋朝的疆域衣缽。而隋朝的疆域,比華夏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朝的疆域還要大。
而後,李世民發動兵變,稱帝登基,開始了向外開拓的程序。唐朝先向北擴張,派李靖滅了東突厥,唐朝疆域向北到達貝加爾湖。之後向西北擴張,並設立了安西都護府,李世民死後,李治繼位,繼續向外開拓。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唐朝慢慢的變成了疆域巨大的朝代。
唐太宗李世民手下有兩個軍師,一個叫袁天罡,一個叫李淳風。兩人能掐會算,天下聞名。 有一天,兩人相約出去尋找機緣,沒有目的的走著,碰見一棵長著兩個樹杈的大樹,剛好長在道路中間,兩人便坐在樹下歇息。
他們剛坐下,就看見遠遠過來一個人。袁天罡說:“咱倆算一卦看這人是從樹哪一邊走,看看我們二人誰推算的準。”
李淳風也不廢話直接說道:“行呀!反正閒來無事,路途漫漫,我們就一路切磋一路遊玩。”
兩人掐指一算,一個說是走左面,一個說是走右面,不想那人過來後,也不走左,也不走右,二話不說就從兩個樹杈中間走了過去。
袁天罡和李淳風十分驚異,急忙問那人:“你怎麼不走樹的兩側而是從樹中間走呢?難道不覺得這大樹的形狀像人的褲襠嗎?”
那人嘿嘿一笑說:“這叫大道朝天,不走兩邊!中間正道不走為何要走旁邊的斜道呢?就像做人一樣,想要達到什麼成果堂堂正正就好,為何還要走歪路?古往今來,道教衍生,人們只想著追求長壽,而忘了本心。萬千修士執著於封神長生之法,妄想封神!但此道太難考證,有的人放棄苦修,投靠他人,借用邪念以此來掌握天地奧秘。想以凡人之身,借其他之力,掌握天地秘法,其大錯也!”
袁天罡和李淳風此人話頓時茅塞頓開,原本他們這次出來就是因為在術法上面遇到了瓶頸,想要突破瓶頸就要去那些被世人嫌棄的有古怪的洞府尋找機緣。
二人的額頭均已冒出了冷汗,顯然是想到了什麼,機緣哪是那麼容易就能得到的?此番去尋求機緣還不知道生死,機緣機緣講究的就是一個緣字!何必把長生看的如此之重呢?
想到此處二人連忙向那人行跪拜之禮,奇怪的是那人並沒有感到唐突,反而笑呵呵的看了一眼兩人,沒有說話,繼續往前面走去。就這樣在他們兩個大唐妖人的面前慢慢遠去,直到不見。
袁李二人相視一眼才慢慢起身,李淳風說道:“我們今天應該是碰見了...”
袁天罡馬上打斷道:“賢弟不可說,舉頭三尺有神明,心知即可!”
李淳風說:“是!我一激動忘記了,險些釀成大錯,只是可惜了,如果能跟著這位老神仙學習一天!不!一個時辰也好!肯定能讓我們道術更進一步,誰也想不到這種地方居然有...”。
袁天罡附和道:“誰說不是呢!想我等在大唐還被稱為一代妖人,但在這種老神仙面前,我們只能算是班門弄斧了。”
李淳風不死心的說道:“兄長,你看我們是不是也跟上老神仙的腳步,去看看前面是何處,反正我們現在也不再尋求長生大道,如果能遇見老神仙那是最好不過了,即使不能遇見那也只能說我倆無緣了。”
袁天罡:“好!那我們走吧,反正也一把年紀了,大不了我倆就是把命丟在這!”說著兩人就開始往老神仙消失的小路走去。
袁李二人也不知道走了多久,遠看前面就要沒有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