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梔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8頁,劍擁明月,山梔子,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摘星臺連出兩件禍事,大真人預備如何與父皇交代?」
夢石卻問。
「蘊宜公主一事,貧道確是始料未及,今夜摘星臺又起火,陛下卻並未召見……」縱是凌霜大真人在聖駕身側多年,也始終猜不透帝王的心思。
摘星臺上投下的光影在夢石側臉閃爍,他狀似不經意般:「我至今想不通,要蘊宜入正陽教,長居摘星臺清修,已是最能保住她聲名的法子,她是劉皇后所出,貴為公主,她到底是在怕什麼?竟不惜以死反抗。」
凌霜大真人聞聲,沉默許久,方才一嘆:「殿下是想問,明月公主在樓閣上的那四年吧?」
「大真人不是說,與我是一條船上的人?」
夢石看向他。
凌霜大真人雙手藏於袖間,拂塵靠在臂上,他不動聲色地打量面前這位身著道袍的殿下。
當今聖上一心向道,奉正陽教為大燕正統,凌霜也因這份殊榮而安逸多年,但居安當思危,如今的朝局暗流湧動,而朝中的兩方勢力各有其心向的儲君人選,然,劉皇后所出的皇子息瓊與擁護他的那幫清流一般厭道惡玄,而胡貴妃所出的皇子息照自有胡家外戚勢力幫襯,雖有意拉攏凌霜,但凌霜深知其態度曖昧,也並非可信的一方。
故而凌霜這些年來一直未敢參與朝中的風雲變幻,但天子越發年邁,他也有些心急,不知該如何穩固自己的地位。
恰逢這位文孝皇后的血脈忽然歸來,又那麼巧,正好是出自白玉紫昌觀的正陽教道士,與凌霜自然信守同一個道心,若能奉他為儲君,何愁正陽教運勢不昌?
「明月公主入宮時只有一歲,那時劉皇后尚在,但因陛下疼愛公主,擔心劉皇后不會像親生兒女般待她,便為她獨闢一殿,親自挑了宮娥嬤嬤盡心照看,他幾乎每日都要去看望公主,並悉心教導公主,公主喜愛丹青,也是陛下注意到,並請翰林學士傾囊相授。」
周遭的宮人與道士提著桶來來去去,摘星臺上燒斷了木樑的聲音不斷傳來,凌霜大真人嗓音徐徐:「陛下對明月公主萬般疼愛,有關教導公主之事,他必親力親為,甚至願陪公主玩樂,但在公主六七歲時,也不知為何,公主時不時地就要問起她的父親榮王,她甚至哭鬧著要回王府找她的父王。」
「殿下應該知道陛下與榮王之間的恩怨,即便陛下當年登位時顧念兄弟血親之情留了榮王一命,但陛下心中對榮王尚有十足的戒心與怨恨,按理來說,榮王的女兒,陛下必不會真心待之,可是殿下,明月公主是攜異象降生的,她是我大燕的祥瑞,何況她的母親是榮王妃肖神碧。」
夢石聽他提及「肖神碧」這個名字,神情便有了些細微的變化。
他如今既已歸來,自然也聽說了許多有關他母親文孝皇后的事,而知曉這些事,便也無法避免地知道幾分那位榮王妃肖神碧與他父皇之間的舊聞。
據說,在他父皇尚未登位,還只是楚王府庶子時,他父皇與肖神碧便是,只是後來不知為何,少年相知卻並未相守。
「難道……」
夢石心中有了個猜測,他的神情變得怪異起來。
「殿下慎言,」
凌霜大真人彷彿猜出他心中所想,「個中內情不是殿下與貧道能夠擺到明面上來說道的,榮王妃既說她是榮王的骨肉,那便是榮王的骨肉。」
「所以父皇是因明月惦念榮王,才會讓她入摘星臺?」夢石彷彿已窺見其中的些許隱秘。
「陛下對榮王本就芥蒂極深,他親自撫養了明月公主幾年,卻仍不得她那般親近,又聽她哭鬧著要見她的父王,他更覺心寒,於是一怒之下,便命貧道領公主入摘星臺證心樓清修。」
凌霜大真人繼續道:「貧道遵從陛下旨意,在樓中教導明月公主四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