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3章 久戰不下,從龍救駕,朱元璋非要給我封王!,常青椒,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漢軍此時是陳友諒的兒子陳理繼位,在武昌城中仍有數萬人馬堅守。

就在兩個月前,陳理還做著太子的美夢,只等陳友諒打敗朱元璋,就能問鼎天下。

誰想天意弄人,時局變化如此之快,如今不但父皇身死,就連陳理也被大軍包圍在武昌。

陳理神情憔悴,手中拿著一張拓印的紙文,看著看著,眼角竟流出淚水。

那紙文是陳友諒留下的,曾叮囑他一定要小心看管,切莫讓人偷去,如今睹物思人,陳理是悲從中來。

親兵統領陳英傑見狀上前寬慰道:

“漢王,切莫悲傷過度,傷了身子。如今我軍雖然被圍,但有張子昂將軍坐鎮城中,朱重八想攻進武昌,也是痴心妄想!”

想起張子昂,陳理總算安逸了些,那是大將張定邊的兒子,雖然年紀輕輕,已是武藝出眾,智勇雙全,盡得張定邊真傳,有他在這裡,漢軍尚可一戰。

…………

朱元璋沒有輕敵,著急攻打武昌,而是花了幾天時間營造大量攻城器械,做足準備後,吳軍才正式展開進攻。

隨著三聲炮響,吳軍炮石齊發,彈丸如雨而下,大量步兵手持藤牌,在弓弩手的掩護下,向武昌城牆洶湧而去。

但武昌城的堅固程度,超出預想,一天血戰下來,吳軍竟寸功未立。

接下來數日,朱元璋不斷調整部署,試圖找出薄弱點進攻,但剩下的這幾萬漢軍,在鄱陽湖時都不曾投降,顯然都是狂熱分子,吳軍奮力作戰,始終登不上城牆。

雙方打了一個多月,朱元璋心中焦慮,親自帶領黃旗先鋒上前線視察。

就在朱元璋抵近前線時,武昌城門突然大開,一員銀袍小將,手持長槍,騎一匹神采飛揚的白馬,帶領數千騎兵,直奔朱元璋中軍而來。

朱元璋大為驚歎漢軍的勇氣,隨即鎮定指揮中軍上前截殺。

誰料想,那員銀袍小將武藝過人,勇不可當,一路披荊斬棘,連斬兩員吳軍大將。

漢軍騎兵在他率領下,氣勢如虹,如猛虎下山般,將朱元璋的中軍一舉擊穿。

眼見漢軍鐵蹄就要衝到朱元璋身前,黃旗先鋒急忙擺開決死架勢,還好大將常遇春及時趕來。

常遇春胯下一匹血紅戰馬,手持虎頭湛金槍,如戰神出世,跟那名白袍小將戰作一團。

朱元璋拔馬就走,待退到安全處,越看越是心驚,只見漢軍那員小將,看起來不過十五六歲的模樣,竟然跟吳軍第一猛將常遇春打得有聲有色,雙方交手數十回合,只打得槍影漫天,虎虎生風,一時竟難分勝負。

朱元璋急忙調動援軍,準備合圍消滅這股悍勇的漢軍。

就在這時,武昌城內響起金鑼聲,其聲甚急,似在催促緊急撤兵。

那白袍小將到底年輕,久戰之下,漸漸不是常遇春對手,他聽到鑼聲,虛晃一槍,揮軍就向武昌城內衝去,縱馬跑了幾步,他又回頭指著朱元璋大吼道:

“朱重八!我必當取你首級,以報殺父之仇!”

朱元璋大為困惑,自己跟那員白袍小將素不相識,又何時有過殺父之仇?

直到常遇春趕來後,才解開了朱元璋的疑問,原來那名神勇過人的白袍小將竟是張定邊之子——張子昂!

常遇春對其是大為感嘆,這傢伙年紀輕輕,竟然已有張定邊的八九成武藝,若是等他再練上幾年,只怕將來罕有人能匹敵。

朱元璋心中一陣唏噓,沒想到漢軍餘孽中也有此人才,不知為何,他突然想起遠在江西的朱文正。

若是文正在這裡,不知道能不能擒住張子昂那小子?

經此一役,朱元璋不再輕易犯險,只是坐鎮指揮,猛攻武昌城。

這一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