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元末火器
常青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章 元末火器,從龍救駕,朱元璋非要給我封王!,常青椒,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一番比試下來,眾將大為震動。
只有朱文正一副事不關己,風輕雲淡的樣子,轉身向行伍佇列走去,只留下眾人面面相覷。
佇列中有一種兵器,早就引起了朱文正的注意,那就是火器。
火藥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火器的應用在中國也很早。
早在唐朝就有飛火(一種火箭)的使用記錄,到宋代火藥配方漸漸成熟,甚至出現了管型火器,不過卻是竹筒、紙筒製成,射程較近,多以噴火為主,少有彈丸。
元代中期,銅質管形火器出現,銃炮的發展才開始逐步走向正軌。
所以,直到元末明初,火器都是比較新式的作戰武器,還處於摸索完善階段。
比如朱元璋的軍隊開始大量裝備火器,還要追溯到兩年前(至正十九年)的紹興之戰。
紹興之戰中,張士誠所部率先使用大量火器守城,給朱元璋的進攻部隊造成不小麻煩,帶兵主將蔡元帥甚至被打得倒地不起。
這一戰後,火器給朱元璋留下深刻印象,從此,朱元璋所部也開始逐步加大火器的裝備量。
…………
朱文正走到一名火銃手身旁,伸手拿過火銃,仔細端詳起來。
只見這是一把鐵銃,長度大約42厘米,口徑2厘米左右,比現代步槍口徑要大得多。
朱文正用手掂了掂,發現這玩意挺沉的,大約有8斤左右。
整個火銃分為三個部分,由發射彈丸的前膛,填充火藥的藥室以及尾銎三部分組成。
尾銎是這一時期的火銃特色,它位於火銃尾部,中間鏤空,可以插入一根木柄,方便士兵持握,關鍵時刻,還能拿起來當棍子打。
這玩意在古代算高科技了,但跟現代武器比起來,仍然粗陋不堪,就是不知道威力如何?
朱文正看向面前的兵士:
“試射幾發看看!”
李繼先看向鄧愈,小聲問道:
“都督大人還知曉火器?”
鄧愈一臉便秘,用手抓著鬍子想了半天,發現都督大人除了喝花酒,好像也沒幹過別的事情,只能老實回答:
“從未聽聞過!”
李繼先這回不敢怠慢,趕緊上前伺候,又派人將隨軍匠戶找了過來。
既然都督大人精通槍法,那火器就得找個專業人才過來,不信壓不住都督的銳氣。
李繼先鄭重介紹道:
“大人!這是焦大頭,城中火器皆由他率領工匠製作,還請他為大人演示!”
這焦大頭果然有個大腦袋,他身材矮小,體格卻很敦實,腰間繫了個佈滿汙漬的大圍裙,周圍還琳琅滿目的掛了不少小物件,一看就是個專業工匠。
焦大頭浸淫火器多年,常以自身手藝為傲,一聽要給都督大人演示火器,他頓時有些躍躍欲試:
“大人!銃炮乃利器,還請大人小心!”
說完,焦大頭一臉得色的拿過火銃,又伸出油膩膩的大手,從隨身掛著的一個布袋子裡,掏出一把火藥,對著銃口就灌了下去。
朱文正看得出奇,忍不住出言打斷:
“且慢!這火藥沒有定量?直接用手抓?抓多少是多少?”
焦大頭一愣,摸了摸圓溜溜的腦袋,有些不解道:
“大人!歷來就是這麼操作啊,火藥放多少,兵士演練幾遍就大概通曉了!”
我勒個去!
什麼叫大概通曉?
朱文正大吃一驚,知道古人粗獷,沒想到能粗獷到這個份上:
“火藥是利器,放多了可能堵塞槍管、炸膛,放少了力有不及,怎能如此隨意?”
焦大頭被問的一臉懵逼,見都督大人有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