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4章 奇思妙想,從龍救駕,朱元璋非要給我封王!,常青椒,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是個巨大的歷史遺留問題,也曾讓朱元璋大傷腦筋。

出兵北伐時,他特意讓徐達打出“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口號,就是想一統人心。

結果在南方時還好,等軍隊一過了江,北方許多地區就不買賬了。

北方在歷史上,是最先受到遊牧文化衝擊的地區,早在宋代時,就先後被遼國,金國,蒙古等勢力侵佔,時間比南方要久遠的多。

在長期的遊牧統治下,當地許多人從出生起就耳濡目染,早已習慣了這種生活,反倒對漢族文化沒有接觸,更談不上什麼認同感。

元朝入主中原後,曾強行將百姓劃分為四等。

第一等自然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指蒙古西征時,帶回來的中亞和歐洲民族。

第三等是漢人,指原金國統治下的漢族,契丹和女真人。

地位最低的第四等,則是南宋統治下的漢族人和其他少數各民族。

可以說,即便在元朝統治者的心目中,北方漢人和南方漢人也是完全不同的。

至少北方漢人可以等同遊牧民族的契丹和女真,而南方漢人又是另外一種情況。

南方滅亡的時間較短,對漢文化的保留也最完整,念念不忘下,讓元朝統治者也極為不放心。

這種文化差異,給新興的大明王朝帶了巨大的麻煩,就算河南、山東等地已經打下來了,可想要穩固治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朱元璋皺眉思索半響,一時也沒什麼好辦法,便將目光看向下面,徵詢式的問道:

“眾位愛卿,可有良策?”

群臣默然無語,竟沒一人站出來說話。

這種事情一個處理不好,很容易激起民變,誰敢輕易發表意見?

朱元璋見沒人接話,只能將目光又看向李善長,他是首輔,關鍵時刻,總該表個態度吧?

李善長竟似早有準備,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侃侃而談道:

“微臣以為,治亂世當用重典,對付此等刁民,正當嚴肅法紀,不殺幾個,不足以平定地方!”

朱元璋很有主見,沒被李善長的思路牽著走,聽完反問道:

“這些人本就不服王道,若施以酷刑,不怕激起民變?”

李善長從容應對道:

“如今大明兵強馬壯,何懼區區幾個蟊賊,若有人敢以身試法,直管派兵剿滅便是!”

朱文正聽到這裡,心中豁然開朗,好你個李善長,這是算盤打得精光響,竟想一石二鳥,把我和劉伯溫都算計進去。

若要制定酷法,自然少不了劉伯溫出馬,而要出兵平叛,怎麼繞的開朱文正?

這麼大一個爛攤子,你就隨手甩到我們頭上了?

果不其然,朱元璋也是個不怕殺人的主,聽完雖然沒有立刻拍板,卻還是將目光看向劉伯溫道:

“劉御史以為如何?”

劉伯溫當即挺身而出,義正言辭道:

“微臣不敢苟同!正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大明既然已經收服北方,就應該對當地百姓一視同仁。

北方雖有部分漢人不服管教,但皆是歷史遺留問題,陛下當以仁義示之,以教化感動,定能萬眾歸心,國富民強!”

這番話說得慷慨激昂,令人大受鼓舞,李善長卻當即反駁道:

“這些人不納稅,公然跟官府作對,已經嚴重違法亂紀,若是不嚴加處理,將來豈不是人人得以效仿?天下還不得大亂?

劉御史,你素來以執法嚴格公正著稱,怎麼在大是大非上,就如此糊塗?”

李善長抓住了問題的焦點,一句“人人得以效仿”,讓朱元璋也不得不高度重視。

老朱最重法紀,時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