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5章 決策北伐,從龍救駕,朱元璋非要給我封王!,常青椒,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吳軍經過多年奮戰,終於基本掃清南方,獲得問鼎天下的契機。

這一次會議,對於吳國來說,意義可謂十分重大,將直接決定吳國會一躍成為統一華夏的復興強國,還是偏安一隅的地方政權。

因此,吳軍可謂精兵猛將雲集,徐達、常遇春、李文忠、鄧愈、俞通海、廖永忠等將領,統統彙集到了應天王宮。

甚至就連劉伯溫,李善長等眾多文臣謀士,也一併參加。

朱元璋作為一國之主,首先介紹了下當前的形勢。

浙東方國珍大半被消滅,餘部逃亡海上;福建陳友定開始採取守勢,不敢主動騷擾吳軍;西蜀明玉珍龜縮在四川,易守難攻;雲南此時還比較蠻荒,除了擁有數量龐大的當地土著外,還有少量元朝餘孽在苟延殘喘。

而吳軍最強大的對手,莫過於北方元朝。

只是元朝此時也發生內訌,王保保跟關中李思齊等四個軍閥打得難分難解。

總體來說,吳國當前形勢有明顯改善,只是其中暗含的兇險和挑戰也不少。

朱元璋介紹完形勢,便用期許的目光看著左右文臣武將,鼓勵大家踴躍發言。

最先站出來的是李善長,作為朱元璋的大管家,他站在後勤角度出發,說道:

“此時已是十月,臨近寒冬,若是出兵,只怕天寒地凍,將士受累,糧草也難以為繼,不如等明年春暖花開,再興兵不遲!”

李善長說得確有道理,卻跟朱元璋的想法不同,老朱有些失望,便看向一班武將道:

“你們意下如何?”

徐達第一個站出來反對道:

“李相國所慮甚是!只是天寒地凍,對我軍有影響,對元軍同樣有影響,若是兩相比較,反是我軍更吃苦耐勞。

而且,王保保主力此時正被拖在關中,我們要不趁機北上,等他收拾完李思齊等人,勢必成為心腹大患!”

徐達目光敏銳,思慮長遠,這番話深得朱元璋之心,聽得老朱連連點頭。

李善長一看這架勢,原來吳王是想打啊,便當即不再反對。

他不反對,其他文臣自然也不會出聲,出兵的決策就這麼定下了!

但關於怎麼打,大家卻發生嚴重分歧。

常遇春一馬當先,他的觀點總是擒賊先擒王,建議大軍應該直搗元朝大都,將元順帝一舉推翻,結束元朝的合法統治。

這個方案若是能成,效果立竿見影,收穫巨大,只是風險同樣不小。

朱元璋事先跟劉伯溫研究了很久,他審時度勢,當即說道:

“元朝不同於天下諸侯,即便失去南方,仍然具備強大實力。大都又是元順帝所在,抵抗必然頑強,若我軍孤軍深入,久戰不下,敵軍蜂擁勤王,勢必危險!”

按照朱元璋的想法,應該穩紮穩打,首先北上進攻山東,撤其遮蔽;然後迴轉河南,斷其羽翼;再攻克潼關,佔據門檻。

如此一來,天下形勢盡入吳軍掌握,再進兵元都,元順帝就孤立無援,可不戰而勝。

等打下元大都,再擂鼓西進,雲中、九原以及關隴也可席捲而下。

這套方案更穩妥,從元軍力量最薄弱的山東下手,可以一邊打,一邊收服失地,壯大吳國實力,卻給元順帝留下更多時間。

而且等吳軍打下山東,王保保也可能抽出手來決戰,同樣有利有弊。

雙方觀念不同,各有一波支持者,甚至連徐達也傾向於常遇春的方案,一通爭論下,誰也說服不了誰。

朱文正在旁聽著感慨良多,歷史竟是驚人的相似,當初攻伐張士誠時,也是這麼一個局面,常遇春主張直掏黃龍,朱元璋主張先兩翼再中間。

雙方同樣爭執不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