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頁
MM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4頁,穿成科舉文裡的嫡長孫,MM豆,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語道破了眾臣們想保留匿名訪單的心機。
裴少淮還未說完,接著道:&ldo;陛下授權六科十三道言官諫言,為的正是唐給事中口中的&l;揚清激濁&r;&l;鏟奸除惡&r;,倘若言官諫言仍不足夠,而要靠一難辨真假的訪單,長長六載不諫言,而要等到一朝京察時,是不是說明六科十三道平日疏忽職守、失察失責?&rdo;
明明身負諫言權,卻要盯著訪單看。
這番話裡,就差一句&ldo;留你何用&rdo;,罷官換下去得了。
畢竟廷議時,辯著辯著,把自己的官說沒了的,從前也不是沒有過。
這時,吏科給事中陡然失色,臉煞白著退下了,他本還想著&ldo;死諫&rdo;證一證文人風骨,然裴少淮一句話把他和六科十三道綁在一塊,他哪還敢以一己代表言官,還是讓別人來罷。
科官下場,輪到堂上官們。
堂上官是指正三品及以上的朝廷大員,未必是正官,但必定官居要職。
假若說廢了訪單,是動了言官們的諫言權,那麼廢了堂審,改為堂考,則是動了堂上官們的&ldo;拉攏權&rdo;。試想,堂審上,堂上官簡要幾句評語,便可評定一名官員稱職與否,決定其是否留京,如此境況下,那些削尖腦袋一心想往上走的人,豈會不攀附達官權貴?
對於那些手握大權的達官們,天子對他們的約束不足,違背天子政令,任人唯親,事敗時所受懲罰往往罪不至死,事成時收益頗豐。如此情況下,單純以一個&ldo;德&rdo;字來約束他們,要求他們不要趨利,顯然是天真的。
利大於害,權大於法。
結黨營私的風氣死而不僵,風吹又生。
正因如此,加之皇帝有意究治此風,裴少淮才會提出&ldo;堂考&rdo;‐‐以考核成績替代考語,衙門上司的考語只作輔助參考,大大削弱達官們在京察中的影響力,使得下面的人即便不攀炎附勢,也有機會往上走。
裴少淮的新策,先考其功,再考其能,最後考察其民心民意。最後這一步很難,但至少先把前頭兩項落實了。
至於從達官手裡削出來的這一部分許可權,眼下世道難以交還給民,那就先交還給&ldo;法&rdo;。
因為動的利益太大,裴少淮遭受的反撲自然也很猛烈,一眾二三品大員輪番上陣,個個都是伶牙俐齒,滿口祖宗律法、仁義道德。
張閣老、徐閣老、楊大人等自然備了一份說辭,但只要裴少淮沒有落入被動境地,他們就不會貿然站出來。畢竟關係特殊,他們當廷幫裴少淮說話,是乏力少功的。
從裴少淮的今日表現來看,他們應當是沒機會上場了,這幾人只管皮不笑心笑,內裡得意洋洋。
有官員說,考語根據&ldo;八法&rdo;衡量,此&ldo;八法&rdo;言簡意賅,可囊括所有,無人不服。
何為八法?即&ldo;貪、酷、浮躁、才力不及、年老、有疾、疲軟、不謹&rdo;,只消有其中一項,便可罷黜。
這位官員甚至還列出了許多犯了八法而被罷黜的例子,以此說明八法的有效。
王尚書的親外甥便是因為&ldo;不謹&rdo;被貶出京的。
裴少淮道:&ldo;貪、酷、才力不及、年老、有疾、疲軟,此六項尚且能有跡可循,犯此六條者被黜不足惜,然&l;浮躁&r;、&l;不謹&r;應以何為評定,大不謹、小不謹以何區分?以不謹的法則來評價下官不謹,此舉本就是一種不謹。&rdo;
&ldo;功過衡量皆應有明確尺度,才可稱之為&l;謹&r;。&rdo;裴少淮質問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