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衫取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5章 陌刀,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青衫取醉,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更讓羅英感到驚訝的,是他手中的兵器。
這是一種長兵器,長約一丈。梁朝的一丈基本等於現代的三米,所以這種長兵器拿在手中基本上與軍陣中的長矛長度相仿。
但它與長矛又有很大的區別。
因為它明顯更加沉重!
這種兵器的柄明顯比長矛更粗一些,而且尖頭是厚重且兩面開刃的鋒刃。
粗略估算,重量應該在十公斤以上。
這個重量在冷兵器中已經算是相當沉重了,畢竟在鄧將軍的兵法中記載,當時打賊兵所用的鏜鈀也才長七尺六寸、重五斤。
也就是說,此時羅英手上的這種長兵器重量大約是鏜鈀的四倍!
歷朝歷代的重量計量方式都會有些偏差,而且演義小說中時常有誇大,經常出現拿著一百多斤武器上戰場的猛人,但那些基本上都有很多的水分。
古代雖然也有真的重達一百斤的武器,但那基本上都是類似於啞鈴的特殊武器,不是用來實戰,而是用來練勁的。
當然,也不排除個別猛將能夠用十公斤以上的武器實戰,像這種人,基本上都會在史書上留下一筆了。
而此時羅英扮演的這個人,手上拿著的就是一把重達十公斤以上的長兵刃。
長兵刃的尖端更像是劍或者三尖兩刃刀的形式。
與劍相比,它更矮胖、敦實,與三尖兩刃刀相比,又沒有那多出來的兩個尖,而純粹是一個尖頭加兩邊開刃的制式。
而更讓人在意的是,這把武器的鍛造技巧十分精良,入手沉重結實,相當可靠。
再看自己身邊的這些精銳士兵們,手中也都拿著一樣的兵刃。
只不過這些士兵手中的兵刃跟他相比,明顯小了一號。
羅英腦海中瞬間閃過了這把兵刃的名字。
陌刀!
是的,這多半就是梁朝失傳的一種特殊的對騎兵寶具,傳說中的陌刀。
陌刀具體長什麼樣子,歷史上已經失傳。
因為沒有明確的畫像記載,也沒有文物出土。
在梁朝,陌刀鍛造工藝十分複雜,而且價格昂貴,只有精銳中的精銳才可以擁有。而且陌刀全都屬於國家,死後嚴令不得陪葬。
所以,至今尚無陌刀的實物出土。
但學者們還是可以透過史料記載中的隻言片語,來大致復原陌刀的形制。
史料中關於陌刀的記載,主要有這麼幾種。
“陌刀,長刀也。步兵所持,蓋古之斷馬劍。”
“善用大刀,長一丈、施兩刃,名為拍刃。”
“持陌刀重十五斤乘城。”
除此之外,史料中也有許多記載使用陌刀對抗騎兵的記錄。
梁朝時的十五斤大約就是現在的十公斤,而長三米、重十五斤的武器,必然是長柄武器。
同時,很多人推測“拍刃”很可能就是“拍刀”和“陌刀”的另一種叫法,從“兩面開刃”和“斷馬劍”這樣的字眼來看,它確實很有可能尖頭更類似於劍的形式。
也就是相較於長矛,尖頭的鋒刃有一定長度,而且兩面開刃。
與羅英此時手持的武器一致。
逆推一番的話,這種形式的兵刃也確實與“騎兵殺手”的設定相符合。
因為梁朝時的騎兵,與齊朝時的“鐵浮屠”還是有一定區別的,披甲率沒有那麼高。
那麼,陌刀相較於長槍、偃月刀而言,就有著獨特的優勢。
它既可以劈砍,也可以刺擊,這對於馬上的騎兵來說有很大的威脅。
至於齊朝為何陌刀會失傳,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一是隨著戰亂,大量工匠死亡、圖紙丟失,鍛造工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