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衫取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8章 限定版外掛,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青衫取醉,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現在,差不多到了收網的時候了。
當然,光靠這些沒辦法給人定罪,畢竟一名朝廷官員到其他官員家中串門而已,就算知道兩人是在密謀什麼,也不可能用這個理由給他們定罪。
但,對於皇帝來說,想給人定罪總是很容易的,這麼多條這麼多款,總有一款適合。
……
搖晃的囚車中,披枷帶鎖的王世雍艱難地扭頭,看向同樣跟自己一路被押赴鬧市問斬的張靜邦。
此時,這兩個難兄難弟的心情也大致相若。
回顧皇帝陛下御駕親征之後回到京師這段時間的事情,只能用“風雲突變”四個字來形容。
百姓歡欣鼓舞、夾道歡迎。
緊接著,皇帝下令,在鬧市問斬金兵。每天都殺百名金兵,一共俘獲了數千名金兵,要殺上兩個月不絕。
鬧市被殺得人頭滾滾。
百姓們爭相圍觀,擠得人山人海,每殺一人,都拍手稱快。
但讓百官沒想到的是,這只是個開始,並非結束。
緊接著,御史臺開始彈劾朝中官員,包括那些已經罷官、免官的,也不能倖免。
王世雍知道,這其中有不少官員,都是在皇帝陛下御駕親征期間,暗自去串聯其他官員、想要等著皇帝打仗失利,就另立新君或者密謀與金人和談的。
在此時看來,這些官員的行為十分愚蠢,等於是找死。
但以這些官員的視角來看,此舉卻是必然。
第一,他們覺得自己搞一些小動作也無關緊要,皇帝打贏了,他們什麼都不做,皇帝也不至於深究;而皇帝打輸了,大勢已去,自然也不能再拿他們怎麼樣。
只是他們似乎沒想到,這位皇帝,並沒有那麼大度。
這些人被問斬的理由,五花八門,從貪汙受賄到科舉舞弊,從人浮於事到品行不端……總之,罪名不夠就多加幾條罪名,總要讓實際的懲罰與名義上的罪名相符才是。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都是被冤殺的。
但是……過往在齊朝政治鬥爭中被排擠的那些好官,又有誰不是被冤枉的?
在政治鬥爭中討論冤或者不冤……這本身就是一種十分幼稚的行為。
至於王世雍,他這個吏部尚書,確實是兢兢業業地將皇帝交代下來的任務給大致完成了。
不論是革除恩蔭還是改良官職,當今陛下都給出了非常明確的方案,而他也只好招辦。
只是即便如此,他也仍舊沒能逃過一死,最終還是被下獄問罪。
不過他和張靜邦這兩個人,相較於其他的官員,已經算是法外開恩。
只斬他們一人,沒有像其他那些死硬分子一樣,滿門抄斬,甚至大加株連。
這……也不好說到底是一種幸運還是不幸了。
刑場上,一名官員披頭散髮,而劊子手已經高高舉起屠刀,等待時辰。
在後邊排隊的王世雍認出來了,那是耿希道。
這位,也是個重量級。
唐欽和張靜邦是主和派中的兩名位高權重的宰執,而耿希道由於官位稍微低一些,所以時常被人忽略。但其實他乾的“好事”,也一點不少。
耿希道就是地地道道的京師人,進士出身,輾轉多地擔任地方官,逐漸在中央任職。後來,在東宮十年擔任太子的老師,於是在齊英宗即位之後立刻就得到了重用,可以說是齊英宗的老班底。
然而,自從這個耿希道被提拔做了尚書左丞、門下侍郎之後,卻沒幹過幾件人事。
先是力主割讓太原等三鎮以求和;而後三番五次的拆臺李伯溪,不斷排擠他,害得李伯溪被趕出了京師;緊接著面對種平遠提出的大軍屯駐黃河兩岸籌劃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