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衫取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0章 著手破局,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青衫取醉,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
到現在還有很多人認為太子同樣是一名不亞於秦王的英明儲君,即便他即位也同樣能開創梁朝的盛世,或者是認為渭水之盟的達成必然是傾盡府庫、賠了大量財貨,甚至有可能搜刮了民財……
可見這些隱藏起來的點,同樣也是有迷惑性的。
尤其是這兩點結合起來,就更有迷惑性了。
比如,仍舊有很多人相信,太子是一個英明、仁德完全不亞於秦王的優秀儲君,只不過玄武門之變後,秦王為了穩固統治的需要,必然要在史料記載中抹黑他,來提升自己統治的合法性。
這樣一來,太子這個形象,就構成了立體防禦。
說起太子沒有軍功,就說太子要負有監國之責,不能領兵打仗。
可要說內政治理、保證糧草是太子的功勞,那就有兩個新的問題:第一,如果這些功績都是太子的,那梁高祖呢?第二,太子在這方面也並無什麼特別優秀的史料記載留下來,反而有很多黑料。
這時候又有人會說,這是因為史料被改了,太子的功績都被掩蓋了。
那麼,又存在第三個問題:如果太子真的如此仁德遠播,內外皆敬仰,那麼為什麼太子死後,整個梁朝上下似乎很快就接受了這個事實?
朝中的官員,沒有因為感念太子而罷官或者以身殉道的,外地的官員,也沒有因為感念太子而以“勤王”的名義起兵造反的。
玄武門之變只是一場小規模的政變,而這種小規模的政變,如果得位者沒有威望,很快就會演變成巨大的混亂。
歷朝歷代這樣的例子都屢見不鮮。
但玄武門之變後,似乎什麼都沒有發生過,沒有人跳出來為太子、齊王鳴不平,沒有人跳出來為梁高祖鳴不平,似乎從京師到地方,所有人就這樣順理成章、理所當然地接受了秦王成為新的皇帝。
並且他們似乎還挺高興的。
而這也能從另一個角度證明,所謂太子的那點功績,在秦王面前,根本就不夠看。
……
簡單捋順了一番之後,李鴻運開始點選這些選項進行修改。
由於一眼能看出來的錯誤很多,所以李鴻運幾乎是逐字逐句地點了過去。
而在點選這些句子之後,它們就會變一種說法。
比如,“太子與梁高祖於晉陽起兵,仁義寬厚、驍勇無雙”這一句。
點選一次之後,會變成“仁義寬厚、深謀遠慮”,再點選一次,會變成“性情沉毅、從善如流”,再點一次,又變成了“好謀無斷,心意難測”。
每一句話,幾乎都有許多種不同的表述。
這些表述少則幾種,多則十幾種,基本上算是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把中間的每一種變化全都作為了一個選項。
比如最開始描寫太子是一個仁義寬厚、智勇雙全的人,隨著李鴻運的第一次點選,“驍勇無雙”這一條是沒有了,但深謀遠慮這一條還是被保留了下來。
繼續一直改下去,這些褒義詞就會逐漸變成貶義詞,將太子描繪成一個既無心胸、也無能力,甚至擄掠財貨婦女、與高祖妃子胡搞的形象。
在這麼多的描述中,李鴻運要選擇一個自己認為最合適的。
於是在一番操作之後,李鴻運總算是按照自己對於歷史的基本認識,將這段內容給改成了自己理想中的狀態。
“……太子與梁高祖於晉陽起兵,恭敬沉穩、中人之才,其弟齊王喜好遊獵,劣跡斑斑。
“高祖起兵,太子輔左高祖治國理政,以為輔左;齊王被高祖安排到秦王軍中,立功鍍金。秦王南征北戰、身先士卒,數年之內相繼攻滅群雄,統一天下,建立梁朝。
“武德年間,突厥屢屢進犯,秦王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