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衫取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4章 畢其功於一役,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青衫取醉,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拖拉拉的,金兵都快打到了才下令;而且勤王軍到了之後別說封賞,連句鼓勵的話都沒有,更是沒有任何統一的號令;而等仗打到一半,突然覺得似乎可以簽訂和議了,又嫌勤王軍吃得多,轉頭就給遣散了。

而這次,齊英宗甚至都不讓勤王軍再來,非說是和議將成,不用來了。

對於軍士,不論是京師保衛戰中計程車兵,還是各路的勤王軍,齊英宗的摳門程度已經是令人髮指。寧願從城中擄掠那麼多的財物去拱手送給金人,也不願意用來獎勵士卒。

至於讓將領敞開手總領京師防務、制定針對城外金人的作戰計劃……那就更是天方夜譚了。

事實上,整個靖平之變期間,種平遠的策略都是完全正確的。

不論是最開始勤王,還是後來建議等勤王軍來到確定兵力絕對優勢後再出擊,又或者是在金兵第一次撤退時咬住、重修黃河防線等等,雖然不一定是在當時狀況下的最優解,但至少也是最為穩妥和正確的決策。

然而朝廷是怎麼辦的呢?

非要奇襲搞得人盡皆知,送掉一支西軍精銳;不準追擊金人,黃河防線也根本沒有重修;為了解太原之圍催促種平遠在輜重、賞賜等等都沒有到位的情況下倉促出戰,結果導致種平遠戰死。

當然,在這個位面中,樊存扮演的鄆王在危急時刻趕到救下了種平遠、解了太原之圍,但前面的那些坑,種平遠可是結結實實地全都踩了。

所以此時的這位官家能放開手腳地信任他們,他們又豈能不感動。

更何況劉法和種平遠經過西軍這麼長時間的共事已經很清楚地知道,這位官家的軍事水平,其實是很高的,甚至可以用深不可測來形容。

或許,這就是生而知之的人吧?

作為“我上我真行”的大佬,此時卻給予他們充分的尊重,更讓他們有一種被信任的感覺。

當然,或許正是因為官家懂兵事,所以才給他們充分的尊重。而越是齊英宗那樣對兵法一竅不懂的菜雞,越是會瞎指揮。

來到皇帝面前,劉法和種平遠兩人開始奏報。

“官家,金人駐紮在牟駝崗之後,也與我們西軍發生過一些摩擦,彼此都帶有試探的成分,有勝有敗。

“金人謀劃過幾次進攻,但都被我軍擊退。

“此時已經有幾支勤王軍趕到,再加上幾支後方的義軍響應,我們與金人決戰地時機已經到來。”

樊存點點頭。

這一切自然也在他,哦不,是盛太祖的意料之中。

金人,也是看人下菜的。

靖平之變是一個純粹由於皇帝愚蠢而造成的意外,這一點並不僅僅體現在守城上,也體現在野戰上。

要襲營卻搞得滿城風雨這種事情就不用說了,關鍵是各路勤王軍趕來之後,京師城外的齊軍數量已經超過金兵,可齊英宗卻硬是沒讓這些人發揮多大的作用。

當時齊朝的軍隊數量,是遠勝金軍的。雖然金軍南下一路勢如破竹,幾乎沒有任何一支齊軍能夠抵擋,但金軍想要徹底消滅這些齊軍,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種平遠第一次率領西軍回援京師的時候,就出現了這樣一幕詭異的現象。

金人駐紮在牟駝崗,不敢貿然進攻,而種平遠進城之後,西軍以及周圍被打散的各路齊軍和勤王軍,也按兵不動。雙方就這樣僵持了一段時間,直到那個愚蠢的襲營計劃打破了平衡。

由此足以看出來,金人其實也不敢貿然去打這些周邊的勤王軍。

如果他們真的有十足把握,在攻城的間隙完全可以把這些勤王軍也全都幹掉,如果整個京師周圍連一支可戰之兵都沒了,不論是攻城還是議和,金人不都能掌握更多的主動權麼?

也就是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回了三歲半,媽媽也換芯了?

咖啡有癮

大道成仙至簡

奴家是頭牌

梨伊一

某漫威中的超人

keqing

沙雕攻每天都在嘴硬

縱風流

快穿成極品:攛掇家人內卷我躺贏

王姑娘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