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衫取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7章 陰謀與陽謀,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青衫取醉,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位置選用何人,官家可自決。”
至此,楚歌終於把自己的陰謀,給和盤托出。
當然了,對於文君實這樣的官員來說,這或許是一次陰謀,但對於皇帝來說,這卻是一次不折不扣的陽謀。
楚歌已經把整個計劃九成的內容給毫無保留地向皇帝說了出來。
而剩下的一成,才是他的私心。
整個計劃的突破口,正是皇帝對於權力的渴求。
此時朝堂中分成了兩黨,一派是以王文川為首的新黨,而另一派則是以文君實為首的舊黨。
他們有許多的不同之處,但卻有一條相同之處,就是都想用相權死死地壓住皇權,而不願意交出半分。
文君實是如此,王文川也是如此。
所以,皇帝其實很鬱悶。
他想有所作為,所以支援王文川變法,但自始至終,他也沒有真的信任過王文川。因為王文川也不想跟他分享權力。
當然,這並不是說王文川貪戀權力,更有可能是王文川打心底覺得,這些事情就該是宰執的,皇帝不該插手,也不該過問。
這是當時所有士大夫的共識,王文川不可能像楚歌一樣看到數百年後的世界。
這也算是某種時代侷限性了。
所以,變法的這些事情,雖然經過了皇帝的點頭,但皇帝的支援卻並不堅決。
稍有動搖,結果就是王文川被罷相。
而現在,楚歌率先突破了這個底線。
什麼士大夫的共識?不好意思,我就是要給皇帝當狗!
原本皇帝也想收回相權,但苦於無人支援。而現在,王文川等於是在他瞌睡的時候,送來了枕頭。
一邊是願意給他當狗,願意無條件上交相權、只給皇帝踏踏實實辦事的王文川;另一邊則是一口一個“祖宗之法不可變”、皇帝做什麼事情都必須遵照祖宗之法的文君實。
遠近親疏,一目瞭然。
皇帝會喜歡誰,還有疑問嗎?
如果說原本王文川在皇帝心中的好感度是60,文君實是40,那麼現在,王文川的好感度暴漲到了100,而文君實則只剩了10。
找到了這個退破口之後,楚歌的目標就很明確了。
那就是:明目張膽的黨爭!
按理說,皇帝本該是最不想見到黨爭的人。
因為一旦黨爭,就意味著某一黨勝出後,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反過來進一步壓制皇權。
之前兩派勢力均衡的時候,你們尚且把朕壓得死死地,現在一派倒了、朝堂中全都變成了另一派的人,那朕還不得當場退位?
但現在楚歌要搞的黨爭,卻並不會招致皇帝的激烈反對。
其一,是因為他已經給出了足夠的誠意。
楚歌先拿出了官制法,主動讓出了一部分相權,這已經讓皇帝覺得他是個沒有野心、十分聽話的臣子。好感度拉滿以後,皇帝自然不會覺得王文川會對他有很大的威脅。
其二,是因為他把黨爭,包裝成了為皇帝集權掃清障礙。
楚歌提到了阿雲案,就是借這件不起眼的案子,將新舊兩黨之間的矛盾,轉移為舊黨和皇帝之間的矛盾。
意思就是說,咱們先不談變法的事,看看阿雲案這件小事。
阿雲案裡,可是有陛下手諭的!
我們新黨,其實是為陛下辦事的。陛下手諭說了要減刑,我們就減刑了;同樣,陛下要變法,我們就變法了。我們做的一切,其實都是為了陛下。
而舊黨呢?陛下今天想赦免一個弱女子,他們不同意;陛下想變法,他們又不同意。
一口一個祖宗之法,那意思是不是說一切按照祖宗之法來就行了?一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