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衫取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1章 嘗試改良,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青衫取醉,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楚歌思前想後,最終得出一個結論。
這20%的利息,不管降多少,都沒意義。
因為哪怕定1%的利息,官員們也總有辦法給它提高到100%,而從事後諸葛亮的角度來看,王文川對此也沒有太好的辦法,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這也是新法最終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所以,楚歌思前想後,決定才用更果決的措施。
“既然不管利息降到多低、都有可能被這些官員給暗中抬起來,那我乾脆強制規定,發放無息借貸!
“這麼做,至少有三個好處:
“第一,沒有了利息,官員們就沒辦法明目張膽地收取利息,最大限度地阻止這些官員‘唱歪經’,這樣一來就不會有民亂,也不至於產生讓王文川罷相的負面輿論。
“第二,很多舊黨彈劾王文川,說他‘與民爭利’。不管利息定多少,他們都會認為這是‘與民爭利’。那我直接用無息貸款,總不是‘與民爭利’了吧?這就變成了一個救濟性質的100%的善政。執行如何暫且不論,至少在道義上站住了腳。
“第三,雖說無息貸款沒賺頭,但如果青苗法真的能順利施行,一方面是會在普通民戶中產生巨大的聲望,形成不錯的輿論,支援新法;另一方面,民戶能順利度過青黃不接的階段,地裡的收成越來越好,那麼農戶能夠繳納的糧食自然越來越多,客觀上也是能增加國庫收入的。
“就這麼辦!”
一番思考之後,楚歌還是決定,先莽一波看看。
因為他發現,哪怕他帶著數百年後的智慧坐在這裡,綜合當時的社會實際,也根本沒辦法給出一個十全十美的解決方案。
每一種方案,都是有風險的。
但他是玩家,最大的優勢在於可以一次次地重來。所以他完全可以大膽地嘗試。如果不行的話,那就從頭再來,不必像王文川一樣瞻前顧後的。
想到這裡,楚歌改掉了青苗法的規定。
在青黃不接時,官府要提供無息借貸,也就是不收取任何利息。
官員的考核中,也不再以青苗借貸數量為考核標準。
楚歌倒是也想過是否找到另外的一種考核標準,但想來想去,還真沒辦法考核。
於是乾脆,不考核了吧!
楚歌知道,王文川變法失敗的一個關鍵原因,就在於用人不當。
而用人不當,一方面是因為許多鑽營小人為了更快地獲得提拔,混入了新黨的隊伍中,而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這種過於急功近利的考核制度,給了這些人可乘之機。
以青苗借貸為考核,最終選拔出來的,一定會是一些急功近利之徒。
假設有兩名官員,一名官員嚴格按照王文川的辦法來執行,不做強制攤派;而另一名官員則暗中強徵、提高利息。
那麼最終的結果,一定是後者的業績更好看,更容易獲得提拔。
久而久之,整個新黨上下,就全都變成為了業績不惜扒房拆屋、強制攤派讓農戶借貸的官員了。
所以,楚歌乾脆大手一揮,不考核了!
不做強制要求,沒有業績考核,這些官員肯定會偷懶,但不管怎麼說,農戶找上門借貸,他們總不至於置之不理吧?
只要他們稍微乾點事,就比之前強。
改革嘛,不求一步到位,只要比之前好一點,那就是進步。
當然了,楚歌其實心裡也清楚,自己現在也還是紙上談兵,要說前人絞盡腦汁都沒解決的問題,自己一拍腦袋就搞定了,那多半是不可能的。
但這是試煉幻境,失敗了也不會怎麼樣,試一試看看結果如何嘛。
更何況,楚歌能預知未來,知道不久之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