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衫取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9章 遼東之戰,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青衫取醉,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這也是當時中原王朝征討高句麗屢屢難以獲勝的一個重要原因。
遼國最早的祖先就是居於遼澤附近,當時這一帶的人基本上都是以遊牧、漁獵為生,很少有農耕,正是因為這一帶區域此時還不適合農耕。
當然,高句麗的佔地範圍更廣,所以高句麗倒是有大量農耕制存在。
楚歌很快判斷出來這次的任務:“難道這次我們的目標是協助太宗皇帝滅國高句麗?”
眾人不由得恍然。
戰場安排在這裡,可以說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
說意料之外,是因為這絕非梁太宗打的最艱難的一場仗,對方更談不上是什麼旗鼓相當的對手。
在軍事上,對方完全是被按在地上摩擦的。透過圍點打援,對方派來十多萬的機動救援力量,都被梁朝軍隊打崩,完全沒有造成太大的威脅。
說情理之中,是因為這在當時確實是十分難打的一場仗。
這種難打,倒是不在於對方的指揮能力和作戰英勇程度,在這方面,高句麗計程車兵是被梁朝士兵碾壓的。
難打主要是在於,後勤保障、地形和天氣原因。
從後勤保障上來說,梁朝的後勤保障要經過遼東,尤其是遼澤一帶十分難以通行。而且,更多的糧食還要經由大運河背上,這運糧路線何止是轉道千里。
當然,梁太宗在開戰後不久就成功連克數座城池,從這些高句麗的城池中獲得了大量的糧食補給,完全做到了因糧於敵。
但最開始的軍糧,還是要自己轉運的。
從地形上來說,這一帶多山,而且高句麗人修建山城的技術在當時堪稱絕活。
梁朝時的攻城器械還不夠先進,很多時候想要攻克堅城就只能在城外堆積土山,但堆土山這種事情耗時良久,由於遇到第三個問題,就是天氣。
高句麗的冬季十分寒冷,而梁朝的保暖措施又做得不太到位,所以梁朝士兵雖然只戰死了兩千人,但戰馬卻大量凍死。
所以等到冬天快到的時候,也只能撤兵。
從戰果上來說,梁太宗親征高句麗並不能算是失敗,因為這一戰的結果,實際上是:克玄菟,破蓋牟,攻卑沙,復遼東,入白巖,平烏骨,開疆千里。
梁朝軍隊是十萬打十五萬,以戰死兩千人的代價斬殺高句麗軍四萬,俘虜十萬,獲得牛馬各五萬匹,俘虜其民戶六萬、人口十六萬,斬大將兩人,裨將及酋帥子弟三千五百人。
將高句麗打回鴨綠江以南,並阻止了高句麗對半島的統一,消滅了高句麗全部的野戰主力,還收復了遼東半島。
這樣的戰果,為什麼算失敗呢?
因為在梁太宗和李靖看來,這一戰竟然沒能把高句麗滅國,沒能把高句麗的國王抓到長安去跳舞,這顯然就是失敗了。
只能說,將征討高句麗一戰視為失敗,更像是戰神在凡爾賽。
而現在,玩家們的目標就是實現戰神的凡爾賽。
李鴻運不由得振奮起來:“好,那就好好給棒子教做人一下!讓他們老是拍什麼神劇,說什麼太宗皇帝被射瞎一隻眼,臉都不要了!”
楚歌微微一笑:“呵呵,其實嚴格來說高句麗跟棒子其實沒什麼關係,是棒子強行往自己臉上貼金。
“之所以他們現在要強行認高句麗當爹,主要還是為了給自己佔據整個半島找理論依據,甚至還要覬覦我國遼東的領土主權。
“事實上,高句麗跟高麗並無任何繼承關係,高句麗是由扶余人所建,而在梁朝滅亡高句麗之後,在其境內設安東都護府,大部分富戶與數十萬百姓全都被遷入中原各地,已經完全融入中原各民族之中。
“還有一小部分成為渤海國的臣民,其他的才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