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衫取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7章 渭水之伏,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青衫取醉,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領自己的私兵,雙方在宣武門內展開一場廝殺。
當時具體的情況無人看見,畢竟是在深宮之中,但兩撥人馬披甲持槊地衝進去,而且喊殺聲震天,這事是絕對不會有假的。
之後,就下了將太子之位和朝政大權全都交給齊王的詔書。
這意味著:這場慘烈的廝殺還是以齊王和衛王的勝利而告終。
這也很合理,畢竟齊王和衛王才是動手打天下的,能征善戰,太子就算有尉遲敬德幫忙,也很難翻盤。
但是,政變卻並未由此結束。
太子似乎早就準備了後手,他帶著尉遲敬德、魏徵殺出了長安城,跑到了洛陽。
洛陽雖然是被梁軍攻陷的,但魏徵在這裡經營許久,根基深厚。
太子以洛陽為中心,號召天下勤王。說齊王和衛王大逆不道、逼父篡位,請天下人一起討伐。
平陽公主首先響應。
平陽公主在梁朝統一的過程中同樣立下了大功,但政變發生時她並不在長安城中,而是正在鎮守晉陽,防備突厥人的進攻。
她是鐵桿的太子黨,在聽說太子被趕走、父皇被軟禁之後,立刻率軍南下,導致北方空虛。
緊接著,各地也有許多將領紛紛響應太子的號召,大軍開始往洛陽聚集。
但齊王和衛王這邊也絲毫不慌,以皇帝的身份詔令天下,將關中的精銳府兵聚集於長安,明顯是要擺明車馬跟洛陽那邊幹一仗。
論打仗,齊王和衛王身經百戰,顯然是完全不虛的。
慘烈的內戰一觸即發,頡利可汗琢磨著,此時的情況應該是屬於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的狀態了吧?
只要雙方是真打,此時任何一方就都不可能認慫。
政治鬥爭中是沒有後退可言的,畢竟你想後退,你身後的政治、軍事集團也不可能讓你後退,大家的身家性命全都寄託在這上面了。
當然,要非說有風險,那也是有的。
萬一雙方不是真打呢?
但這個想法,就連頡利可汗自己都覺得很可笑。
不是真打?
太子和齊王在統一天下中的矛盾是真的吧?
梁太祖拉偏架、平衡雙方勢力,導致政治鬥爭越來越激烈,也是真的吧?
宮中發生的政變,也是真的吧?
這一切的真實,都有一個非常堅實的基礎作為支撐,那就是“利益”。
坐天下的只能有一個人,勝者就是九五之尊,敗者必然萬劫不復。
在這種情況下,太子和齊王的矛盾是不可化解的,他們又怎麼可能團結一致演一場戲呢?更何況演戲是給誰看呢?他們能確定突厥人就一定會南下麼?
總不能搞這麼大陣仗,就為了逗自己玩吧?
想想也絕對不可能啊。
就算其中一方有這樣的想法,另外一方又怎麼可能會去配合呢?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總之,頡利可汗想來想去,都覺得這是一次絕佳的機會。
於是,他當即召集各部落首領。
“發兵,南下攻梁!”
……
渭水河畔,突厥的大軍列陣,旌旗飄揚。
頡利可汗望著遠處的長安城,只想大笑三聲。
他很想說:還有誰!
現在的情況跟真實歷史不一樣了。
在真實的歷史中,頡利可汗雖然率大軍入侵,但他也知道梁朝有個非常能打的秦王。
因為秦王在整個統一的戰爭中實在太耀眼了,根本無法忽視。所以即便是頡利可汗,在對上他的時候,即便是處於優勢也能感覺到巨大的壓迫感。
但這個世界中,秦王不存在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