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發展隱患
玉溪不是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74章 發展隱患,重生74:我在東北當隊長,玉溪不是溪,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落後的裝置。
到時候等沈纜廠開始升級換代了,你怎麼辦......?
跟著沈纜廠一起升級?繼續買他們新的裝置?
真要這麼想的話,那純屬異想天開.......
畢竟,人家上半年升級個裹線機,下半年再升級個抻絲機,你不可能一樣一樣的跟著買吧?
真要是這樣的話,把你們電線廠一年到頭的利潤都拿出來,都不一定能換得起。
但如果不升級呢?
那最多過個兩三年,你們的電線基本上就賣不出去了。
簡單舉個例子,現在的電線都是一根線,就是塑膠皮裡面包裹著一根銅絲,規格的大小也就是銅絲的粗細,大一些規格的,甚至就是一根銅條。
這樣的電線,因為整根銅絲的延展性以及銅料裡面的雜質,不但容易斷裂,而且傳導性也不好。
等到後面開始利用拉絲機,把銅絲拉成一根根頭髮絲一樣,然後再用編織機編織好,再進行生產,就出現了算是第2代的電線。
這種電線不但省原料一些,而且延展性好,傳導性高,還能耐久用,是往後幾十年電線產品類的主流。
他們青山大隊眼下接的這個外貿單,後面所生產的電線就會改成這樣的,因為他們的裝置也具有這樣的生產力。
但是沈纜那邊,目前生產的,還是以一根線為主流。
換句話來說,這次陶家壩新建電線廠,想要從沈纜廠買裝置的話,那買的就只能是這種一根線的裝置,不可能是編織線的裝置。
因為編織線的生產流程,要比一根線的多上好幾種裝置呢,採購價肯定也會相應提高,甚至因為是自主研發的新裝置,其價格,可能比進口的還要高,300萬肯定買不了兩套。
甚至田向南的懷疑,陶家壩從縣裡貸款300萬,說不定是跟沈纜廠那邊談好了,差不多能買個三套裝置的錢。
不然要只是兩套的話,每套150萬,那國產裝置價格也確實稍高了些。
但儘管如此,陶家壩這回從縣裡貸款300萬,就買了兩三套過幾年註定會被淘汰的裝置,你說,他們以後的日子能好過嗎?
哪怕是縣裡幫他們承擔一半,哪怕他們前期真的有很多訂單,哪怕能夠讓他們做個兩三年。
但是三年之後呢?
到時候他們的裝置淘汰了,生產的產品跟不上市場也註定被淘汰,那他們的這批裝置就只能賣廢鐵。
300萬的一批廢鐵,他們這三年的利潤,能補得上來嗎?
或者說,他們做電線的這兩三年掙的錢,足夠他們換一批新裝置嗎?
掰著腳趾頭算算也不可能。
現在的一套裝置150萬,等到三年之後,就算沈纜廠那邊裝置升級好了,肯把新裝置賣給他們,那到時候估計300萬一套都打不住。
既然是這樣的話,那陶家壩這幾年的忙活,又忙活的是個什麼呢?
辛辛苦苦幹三年,一朝回到解放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