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頁
仗劍至天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69頁,崇禎:朕就是盛世之君,仗劍至天涯,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陛下,京畿衛戍調整一事,能有序的推動落實,並非是軍機處的獨功。」
王在晉走上前,作揖行禮道:「特別是涉及裁撤衛所,如果沒有陛下當初所指方向,想推動此事落實,不僅是困難重重,且稍有不慎就會引發兵變。
將世襲衛所官群體和治下軍戶群體隔開,將衛所下轄的屯田,悉數編進地方官田,以較低的佃租,分田叫這些軍戶租種,的確減少很多矛盾。」
崇禎皇帝點點頭說道:「朝廷決定分批裁撤衛所,不代表就不管這部分群體了,他們都是我大明的子民,要想到他們的死活。
僅靠這部分去分流是不夠的。
像你們軍機處所做,將各地衛所之中,遴選出一批青壯,分流到京城建設、整飭馳道、整修水利,西山募工等事上,就很不錯。
讓他們能賺取養家的銀子,讓他們能吃飽肚子,這種直觀的對比改變,相信不會有人再願意過被剝削的日子了。」
大明的衛所制和戶籍制,在崇禎皇帝的眼裡,已經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不去逐步的謀改,那大明就會被拖死。
像大明所設下的衛所,非但不能給國朝財政帶來活性,相反還佔著不少財政開支,這就是不好的。
而戶籍制度就更是僵化了,被劃撥進軍戶、匠籍、賤籍等龐大群體,被一小撮利益群體控制著,遭受著慘無人道的盤剝和欺壓,這些都是不安穩因素,稍有不慎,就會在地方爆發叛亂。
適合明初的制度,不一定適合明末,畢竟世上沒有完美的制度,唯有不斷與時俱進,才能確保國朝安穩。
「陛下,京畿衛戍調整是明確落實了,不過戍守各處的軍隊,果真要按各處定編所造兵冊,以銀錢來實發兵餉嗎?」
王洽拱手作揖道:「按照薊密永三協各處,外加宣府鎮各處,以及拱衛京城的京營,這批軍隊的規模,在崇禎四年就要募滿所定建制,那規模將達50萬眾。
倘若用銀錢實發兵餉,僅僅每月所撥開支,就是75萬兩銀子,一年就是近千萬兩的開支啊。
現在國庫這邊,一年的賦稅才……」
「那不是還有一年緩衝嗎?」
崇禎皇帝擺手打斷道:「別的地方怎樣朕不管,但京畿衛戍這一區域,所駐守的各部大軍,必須以銀錢來實發兵餉。
那糧食和棉布等沖抵兵餉,期間有多少貪腐行為,你們不是不清楚。
崇禎二年的那場外敵侵掠,朕不希望再發生,所以這批軍隊的兵餉,將採取新的方式實發兵餉,朕要絕對杜絕吃空餉喝兵血的行為!」
王洽所提出的擔憂,崇禎皇帝心裡很清楚,無非是開支太龐大,無法確保國朝財政能堅持下去。
供養一批能打仗的軍隊,是極其耗費銀子的,不過這件事情就算再難,崇禎皇帝也必須要做下去。
這50萬軍隊建制,要在崇禎四年悉數募齊,落實操練演武諸事,特別是30萬建制的三大營,這是以後徵戰草原、遼東的強軍。
何況每3個月發放一次的兵餉,這批規模龐大的軍隊,並非只進不出啊,他們都有家眷吧,都有婆娘吧,都有孩子吧,最後肯定是要花出去的吧,崇禎皇帝要透過這批軍隊,來承載新制錢的流通。
只要能將新制錢流通起來,那朝廷就能透過所鑄新制錢,長期獲取一項穩固財源,等到大明境內,明確崇禎皇帝所定新制錢,這期間所獲取的財源,就會是一筆龐大的收入。
透過這批穩固的財源,就能讓崇禎皇帝在其他領域,去建設落實心中所謀,逐步推動大明的改變。
崇禎皇帝繼續說道:「以後拱衛京畿的諸軍,相應發放兵餉的制度,必須明確到兵部擬定財政開支,戶部進行核算,軍機處發放兵餉票據,匯通票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