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劍至天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43頁,崇禎:朕就是盛世之君,仗劍至天涯,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對於崇禎皇帝而言,他有足夠的耐心和時間,讓這一批批擁有理想和熱血的人才,透過自己的方式培養起來,特設的內務府文官班底,就會是這一批批人才的歸宿,繼而憑藉自身本領晉升上來,逐步成為大明的棟樑!

第三卷:維新變法

第一章 江南之殤

乾清宮。

「各地試種紅薯、土豆、玉米的收成很不錯,看來以各地賑災行署作為主導,來推廣外來高產作物,這一思路是對的。」

崇禎皇帝面露笑意,翻閱著所持奏疏,點頭讚許道:「卿家兼領的農科院,此前所起到的作用很大,不然各地的賑災行署所呈奏疏,不會言明各地有這等喜人的產量。

無糧,人心不穩啊。

特別是災荒年景下,能吃飽肚子,別說是沒見過的紅薯、土豆、玉米,就算是讓餓紅眼的災民吃觀音土,都是大有人在。

更別提一些地方,還出現易子相食的情況。

今後農科院要做的事情,就是在各地賑災行署的協助下,於直隸、山東、河南、山西、陝西、遼東等地,不斷增加上述作物的種植規模,同時因地制宜的培育出產量更高的良種才行。

這不是一件容易辦成的事情。

不過為了大明的黎民百姓,能多一口吃的,就算所遇困難再多,也必須將此事做好才行,這是救民的大事。」

說著,崇禎皇帝的神情變得嚴肅起來。

處在小冰河時期下,頻頻發生的自然災害,依舊在深深困擾著大明,且在今後的較長時期內,都不會消退掉。

鑑於這等複雜的國情,崇禎皇帝必須要未雨綢繆,設法增加大明的糧食產量,確保災情發生時,朝廷能拿出賑災糧解決問題。

更為廉價高產的土豆、紅薯、玉米等物,在崇禎皇帝的眼裡,明顯是最為合適的戰略賑災糧之一。

在朝不保夕的災情背景下,能夠有一口吃的,就能救活一條人命,災情侵襲嚴重之地,人就不能被稱之為人了。

「陛下的構想是好的,對農科院所撥銀子也夠,不過想持續增加土豆、紅薯、玉米的種植規模,卻面臨著種種問題。」

徐光啟神情嚴肅,向崇禎皇帝拱手作揖道:「最為現實的問題,就是它們的產量固然很高,可是願意種植的人很少,特別是沒有遇到災情的地方,就表現得最為突顯了。

種植這些作物,是不能繳納田賦和人丁稅的,地方百姓不認可,就算是朝廷做的努力再多,那也是徒勞無功。

而且土豆、紅薯的窖藏很麻煩,稍有不慎就會讓整窖所儲的土豆和紅薯,出現發芽或腐爛的情況。」

崇禎皇帝眉頭微蹙起來。

儘管土豆、紅薯、玉米等物,是在大明後期透過海貿就傳進來了,可是它們在神州的推廣種植週期,卻經歷一個較為漫長的時期。

一方面是交通不便造成的。

一方面是賦役制度造成的。

此外還有一些別的原因。

之所以土豆、紅薯、玉米等物,能在韃清時期逐步推廣開,其中佔比較重的原因就是災情太多,導致各地百姓知曉這些後,開始慢慢的接受這些外來作物。

「的確是長路漫漫啊。」

崇禎皇帝輕嘆一聲,雙眼微眯道:「既然是這樣的話,那就暫以內務府的名義,每年向各地賑災行署調撥一筆銀子,用以定向收購曬好的紅薯和玉米,至於土豆這一作物,可試著進行加工。

每年收購的那批糧食,各地賑災行署都要登記造冊,尋找合適的地域修築糧倉,定期進行檢查,用以災情所需的戰略賑災糧。

這些事情朕會讓內務府擬定相應章程,妥善的解決好此事,相信這樣明確下來,會減少相應的麻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五歲團寵小福寶,種田致富開掛了

辭半夏夏

崇禎:朕就是盛世之君

仗劍至天涯

重生之嫣然

雲隱青山

大宋寵妃陳三娘

蒲扇撲流螢

劍宗第一交換生

晃星

虞虞不可為

宋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