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劍至天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37頁,崇禎:朕就是盛世之君,仗劍至天涯,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沒有。」

溫體仁言簡意賅道。

內閣,從不是一個安穩的地方,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想法,對一些事情的看法,也是有著不同的。

徐光啟這個內閣首輔,當起來遠比先前的要累很多,他除了要兼顧內閣外,還要兼顧平衡。

其實在許多時候,徐光啟就是夾在中間,儘管不被人所理解,但是徐光啟從不氣餒,因為在他的心中清楚,天子做的決斷也好,部署也罷,都是有利於國朝的。

對於黨爭,徐光啟是厭惡的,這是破壞大明安穩的頑疾,可是想要消除黨爭,是不現實的事情,所以徐光啟所能做的事情,就是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降低黨爭的影響。

哪怕有些事情,他也不是很理解崇禎皇帝的做法,但是他卻甘願為天子分憂,恪守人臣的本分!

第八十章 何為法?

大明傳承至今,始於太祖高皇帝,距今已有二百餘載,相較於明初所定國制,實則到崇禎朝時期的大明,已經有較大的變動。

對於崇禎皇帝而言,他一直都想明確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法律體系,實現真正的依法治國,將治國的一切要素,涉及到政治、軍事、經濟、文化、階層等領域,都能囊括到根本大法裡面。

即大明憲法!

唯有奠定大明的根本大法,才能逐步的完善大明律,如此一來的話,諸如各種形式的權力之爭,才能限制到合理的範疇內。

西苑,釣魚臺。

「看看時下的朝野間,是呈現怎樣的混亂啊。」

崇禎皇帝負手前行,神情有些感慨,對隨駕的張同敞,開口道:「明明一些好的決斷或國策,是有利於大明社稷的,是能見到好處的,然而在很多形勢下,卻遭受到各種的非議和阻撓。

對於這些非議和阻撓,朕清楚是怎麼回事,無非是觸碰到他們的利益,不想因為這些變動,而叫他們受到損失。

卿家覺得大明究竟是一成不變好呢?還是順勢而變好呢?這裡就咱們君臣二人,卿家可不比顧忌太多。」

張同敞,張居正的曾孫,其曾祖父在萬曆朝時期,乃是堅定的改革派,是一條鞭法的發起者,為那一時期下的大明,怎樣解決弊政,掃清隱患,剷除毒瘤,做著他認為有意義的事情。

新政,不管是在任何時期,都會遭受守舊派的反對,倘若當朝天子也不認可,那新政之路註定無比艱難。

張同敞有些猶豫,微微抬頭,看了眼崇禎皇帝的背影,縱使心底有很多想說的,可是話到了嘴邊,卻不知該怎樣講。

到底還是有顧忌啊。

見張同敞久久不言,前行的崇禎皇帝,心裡生出感慨,對張同敞的表現,崇禎皇帝是能理解的。

拋開皇權和臣權之爭不談,張居正的改革,對於大明社稷而言,是有好處的,是幫著大明續命的。

可是很多事情,並不能從單一的角度和層面去看待,畢竟所處的人世間,本就是一個複雜的存在。

對於過去發生的事情,孰對孰錯,崇禎皇帝不想過多評價,畢竟事情已經發生,再去多說什麼,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崇禎皇帝是一個現實的人,是一個向前看的人,一味地沉迷於過往,就算有再多的本事,也註定是徒勞無功。

「要變。」

張同敞眼神堅定起來,抬手向崇禎皇帝作揖行禮,「從陛下御極之初,國朝就遭遇諸多變故,遼東的建虜叛亂,山陝的流賊叛亂,西南的土司叛亂,各地的災情,吏治腐敗,賦稅頑疾……

就臣所知曉的這些,無不是摧殘著大明的統治根基。

特別是崇禎二年,出現的那場建虜侵襲,對於國朝的損失和破壞,是極大的。

如果不是陛下乾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五歲團寵小福寶,種田致富開掛了

辭半夏夏

崇禎:朕就是盛世之君

仗劍至天涯

重生之嫣然

雲隱青山

大宋寵妃陳三娘

蒲扇撲流螢

劍宗第一交換生

晃星

虞虞不可為

宋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