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動莫論風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4章 分兵!異族的劫掠本性,三國殺神,舉世皆敵,心動莫論風幡,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茫一時也無計,於是吩咐在附近安營。劉茫招張梁、張寶、徐福等人議事。雖然這次帶來了太行山大半將領,但真正能出謀劃策的也就這三人。
徐福想了想,以孫子兵法的虛實篇說了一番言語。劉茫不禁苦笑,這孩子擱這背兵法呢。也是,他才剛學兵法,而且這時期的兵法多是理論闡述,更像軍事哲學。
就算有些實際些的戰策,更多的是中原城守內戰之策。而針對遊牧民族的兵法,實際極其少見。中原農耕文明對戰草原遊牧文化,軍事上一般都是採取守勢。
徐福也知道自己,有些言之無物,羞愧而退。劉茫見他如此,出言安慰,畢竟他還年輕,又沒經歷過戰場,一時苦無良策也是正常的。
張梁倒是經歷過實戰,可惜是與朝廷官軍步兵野戰,對騎兵戰法也無經驗。倒是張寶頭鐵,言說堂堂正正一戰就是。南匈奴有萬餘騎兵,太行軍此行也是萬餘騎兵,莽就完了。
劉茫卻是認為此次帶來的部隊,雖然都是太行軍精銳,但畢竟沒經歷過什麼真正的戰事,而南匈奴部可是身經百戰。
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以正合把握不大,以奇勝又一時沒什麼良策。劉茫見也議不出來什麼,就先讓幾人下去,獨自思考。
劉茫正凝思間,卻聽中軍大帳外一陣吵鬧。他出去一看,原來是軍中眾將在議論征討於撫羅之策。劉茫駐足聽了聽,這些傢伙說來說去也沒啥高明的辦法。
看著三四十號人吵吵鬧鬧的,劉茫不禁心中一動:兵戰未必贏,但太行軍有這麼多戰將是優勢啊。反覆推演了幾遍,劉茫心中一定,召集所有將領一起議事。
根據禇燕的探查,於扶羅領軍一萬駐紮滹沱河北岸。但營地大概只有五六千人,料想其他騎兵則被派往各地哨探,比如曾經出現在上艾縣境內的小股騎兵。
劉茫的策略其實很簡單,於扶羅分兵哨探,那麼太行軍則分兵蠶食。最後以優勢兵力一擊致命!如果是主力騎兵對陣,太行軍缺少歷練並沒有多大把握。
小股騎兵對戰則不然,因為太行山別的不多,就是戰將多。如果分兵的話,小股兵力對戰優勢極大!
原太行山將領此行有張牛角、禇燕、張白騎、五鹿四將。楊豐、鮑出、祝奇、黃龍、掾城、司隸、苦蝤、羅市、雷公、平漢、眭固、大洪等十二護衛。鍾媛、卓鹿二親衛。共十八將。
原黃巾軍將領此行有管亥、管承、徐和、司馬俱、龔都、劉闢、嚴政、杜遠、孫夏、卞喜、陳寶、張饒、王度、周倉、裴元紹等十五將。另有張梁、張寶、廖化三人。算起來也是共有十八將。
劉茫命令三十六將,各人帶兩百騎兵為一隊。過滹沱河,以於扶羅營地為中心遊擊!遇到小股匈奴兵就吃掉,遇到大隊騎兵就退避。
每六隊一個方向,各相距二十里保持聯絡、奧援。劉茫則統率餘下的近五千部眾,留在滹沱河南岸封鎖南匈奴遊騎。
看著眾將各領小隊騎兵,揚塵颯沓而去,劉茫胸中激盪。發出屠殺號令,讓戰爭的猛犬四出肆虐!
不出十日,各部陸續回報,多有斬獲。少則滅殺數十匈奴,多則屠戮數百匈奴!最大的一次行動是張梁、張寶、周倉、裴元紹、廖化、孫夏等六人,於陽曲縣東北側的圍殺之戰。
五日前,張梁等六人在他們負責的區域,拉網掃蕩小股匈奴騎兵。與其他小隊不同,六人行動的方向居然一直沒有碰到敵軍。
張梁只好繼續前行,快要接近盂縣的時候,卻是發現了一件讓眾人憤怒之事。有大股南匈奴騎兵,聚眾劫掠村莊!
張梁等人出身黃巾,也不是沒幹過劫掠之事,但他們卻從未欺壓平民。這裡頭有兩個主要原因:第一,平民多窮苦,並沒有劫掠的價值;第二,黃巾軍主要由社會底層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