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一副字
山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4章 一副字,神眼:尋寶天下的我成了首富,山峰,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小俊找了挺長時間,才買回錫箔紙。
趙源道謝接過,按照石老所說的,將整個香結嚴密的包裹起來。
“回去後,還是要將其放到密封性好的罐子裡,不然香氣只要洩掉一層,你可能就會損失幾十萬。”
趙源道謝,聽說能值千萬,他現在也重視了起來。
弄好之後,石老再度道:“行了,你說的字呢拿出來吧,看看是誰的。”
趙源先將茶几上的杯子移走,再用幹抹布反覆擦了幾遍,這才拿起一旁的長軸開啟,將卷軸放在桌面,示意石老上手。
石老開啟卷軸,其餘人也都探頭來看。
王尚武有點懵,這就是之前他看到趙源從小時手裡買的那一幅,就是仿劉奎齡的畫,怎麼趙源還是不死心,但佳譽又不是傻子,怎麼可能會收?
羅經理和朱宇朋看了前面的畫作,也是眉頭微皺。
只有石老面上表情不變,依舊是緩緩的開啟畫軸。
畫軸開啟近半,朱宇朋實在忍不住對趙源道:“你說的不是一幅字嗎,怎麼變成了畫?這個畫好像不大對。”
趙源淡淡一笑,並沒有解釋。
當畫被開啟到三分之二時,石老的動作停了,找王尚武要來放大鏡,他貼近細看,好一會才起身對朱宇朋道:“你朋友說的沒錯,這是一幅字,不是畫。”
然後又喃喃道:“看上去像張成榮的手筆,這裝裱手法確實好。”
張成榮是民國時期的裝裱大師,不過一般不是專研字畫的,應該極少聽過這個名字,趙源倒是聽二師父說過,民國四大裝裱大師劉崔馬張,
劉林修、崔竹亭、馬霽川、張成榮,各有自己手法,且都技藝精湛。
石老將題跋部分完全展開,鋪在茶几上讓眾人細看。
題跋是一首詩:
‘剡藤湘竹巧裁將,珍重瑤華出尚方。
四海清涼初拜賜,一時懷袖總生光。
最憐明月難捐棄,即有仁風可奉揚。
真覺自天題處溼,墨痕狼藉露華香。’
詩後邊,沒有落款也沒有鈐印。
整首詩所佔的篇幅不少,整幅長卷長度近兩米左右,寬度也有近六十公分,而整首詩佔了篇幅的三分之一。
這首詩也不算有名,至少現場除了石老和趙源,應該都不知曉具體的出處。
畢竟自唐到清甚至是民國,文人騷客的詩作加一起,至少也得萬首以上,而且還有一部分不具備很高的欣賞價值,讀之無用。
倒是這個字,卻讓羅經理越看越有似曾相識之感。
可以看出書寫之人,用筆規範一絲不苟,提按頓挫留筆清晰,但氣勢依舊連貫,章法有度,端莊不凡。
想及此,他突然心思一動,不過不等他開口,朱宇朋就帶著不確定的口吻道:“衡山先生?”
石老看向他微微一笑道:“現在知曉比賽時,你為何是第三,人家是第一了吧,再三提醒之下你仍舊不確定,但人家已經把東西握到了手裡。”
“這是文徵明的字!”王尚武此刻也反應過來,大驚道。
“文徵明的字小楷最佳,同樣也是留存最多的,而像這一幅行楷本就留得不多。
一部分人看古字畫,都養成了習慣,先看紙質後看印,反而對字跡、勢、書寫習慣研究的不夠深,
這一幅字,紙張不對,印章更是一個沒有,你們看不出來也很正常。這是一幅以真亂假的拼接畫,故意用仿劉奎齡的畫拼接上去,讓你們以為全是仿的。”
說到此處,看向趙源道:“你這眼力很好,師父是哪位?”
見趙源不答,他也沒有過於追問,接著說起字畫:“這幅字畫應該是有落款和鈐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