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第二項
山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2章 第二項,神眼:尋寶天下的我成了首富,山峰,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趙源寫得很快,但這個物件他寫的更多,將將掐著點完工。
一邊的酒鬼早已落筆,見他到開始收卷才停筆,得意的一笑,這麼年輕就來參加,不知天高地厚,被難住了吧。
雖不可言語,但他的神情大概就是此意。
趙源依舊在感慨著,這第二個物件已經很難了,接下來三個物件到底是什麼呢?
不過到第三件推上來紅布揭開之時,他表情一愕,因為這一個物件又變得簡單了。
眼前這件是粉彩玉壺春瓶,侈口,翻沿,圓唇,細頸,斜肩,大約在整體一半的地方圓鼓起來,腹部成圓球狀,平底,圈足,足沿外侈。
高有近三十公分,口沿約八公分,底足在十二公分左右,
通體施潔白細釉,在白釉上又用粉彩繪蓮荷圖,層次清楚,色澤溫潤大方。
主持人照例給看了底,底部青花雙圈內楷書:大清雍正年制。
趙源這次很快,看了一眼就回座寫道:
“清雍正粉彩蓮荷紋玉壺春瓶真品,胎施白釉上薄下厚,入爐高溫燒成,出窯後重鉛粉彩繪荷蓮,復窯低溫上彩。”
“粉彩又稱軟彩,屬釉上彩、低溫釉,康熙晚期始創,自五彩瓷演變,受琺琅彩影響所出現的一種釉上彩新品種…”
“玉壺春瓶款制,由唐代寺院中的淨瓶演化而來,作賞瓶或盛酒器使用,
款帛命名,早見唐有‘玉壺買春,賞雨茆屋’,拿著玉瓶去買春(春,唐指酒的意思)…”
第四個物件,更奇葩,趙源不說自己見識淺薄,他相信現場至少有八成的人不認識此是何物?
不僅是指臺下,就是臺上的眾人齊齊看了以後,也不像之前那樣一下子就散了,不少人都還圍著物件撓著頭。
物件不大,高約七公分,寬大概有九公分,
有兩個部分組成,上半部分為皮製折起的方形,下方帶卡扣,可以將對摺的皮子合上也可以開啟,有點類似女人所挎的小坤包,
外層還鑲有不少的銅鉚釘,鼓起一塊一塊的,上邊還帶著兩個環扣,可以掛在腰革之上。
下方如同鉞頭,表面發黑,看不出是石制還是鐵製。
趙源的目光看向臺下作答的眾人,有人面上帶笑,顯然是一眼就認出了,有人愁眉苦臉,抓耳撓腮,想來是沒見過此物,
這一關相信能讓不少人卡殼,他不再多想,落筆寫道:
“晚清民國時期民俗用口,火鐮,由三部分組成,上方皮製包有火鋼,內藏火絨,皮製可用於防潮,
下方為火石,火鐮早見於何時期不可考,目前認定必早於漢之前,早期三者分開,稱為燧,是鑽木取木的工具之一,
後演變出火摺子,直至今日的火柴,打火機等。”
老火鐮大體就是這樣子。
很明顯,這一次收卷子不像前三次那麼平靜,有人發出了埋怨聲,這題也太偏了,分明不是考眼力,這是考誰活得長、見得多呢。
旁邊的酒鬼喜笑顏開,聽著眾人的埋怨,拿起葫蘆美美的喝上一口。
很快就來到了最後一題,當紅布揭開之時,大家都愣了愣,不是因為太難,而是因為太容易了,這是一個手串。
手串很新奇,因為是珠子和玉交叉穿成,而玉並非是珠形,有像牙齒一樣,有像小號的彎刀,也有類似於如意的表狀。
因為物件不大,這一次主持人組織了一下,分組到桌前觀看,每組六人,三分鐘時間。
等所有人看完,才可動筆。
趙源是第二組,當他看完這後,心中暗暗吐槽,這道題一方面是考大家的鑑賞能力,另一方面分明是在考誰寫得快嘛。
因為需要解釋的點太多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