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蘭Y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章 反金人銘,俠影美顏,德蘭Y,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反金人銘

作者:【西晉】孫楚

晉太廟左階之前,有石人焉,大張其口,而書其胸曰:

我古之多言人也。無少言,無少事!少言少事,則後生何述焉?我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賾罔深而不探,理無奧而不鉤。故言滿天下,而無口尤。夫唯言立,名乃長久。胡為塊然[1],生緘其口。自拘廣庭,終身叉手。凡夫貪財,烈士殉名。盜蹠為濁,夷柳為清;鮑肆為臭,蘭圃為馨。莫貴澄清,莫賤滓穢。二者言異。歸於一會[2]。堯懸諫鼓,舜立謗木。聽採風謠,惟日不足。道潤群生,化隆比屋[3]。末葉陵遲,禮教彌衰。承旨則順,忤意則違。時好細腰,宮中皆飢[4]。時悅廣額,下作細眉[5]。逆龍之鱗,必陷斯機;括囊無咎[6],乃免誅夷。顛覆厥德,可為傷悲。斯可用戒,無妄之時。假說周廟[7],於言為蚩[8]。是以君子,追而正之。

註釋:

[1]塊然:沉默而無動於衷的樣子。[2]一會:一體。[3]化隆比屋:謂教化之盛,人人皆受其益。[4]“時好”二句:《韓非子·二柄》載,楚靈王好細腰,國中女子多因節食而餓死。[5]“時悅”二句:東漢民謠,有“城中好廣眉,四方且半額”之句。此處反用其意,謂時尚好廣額,則人人作細眉。[6]括囊:束緊袋口,比喻縝密無言。語出《易·坤》:“六四,括囊,無咎無譽。”[7]無妄之時:“妄”猶“望”,謂無希望之時。這二句意思說,《金人銘》是後代亂世中人假託周廟之事。[8]蚩:愚妄。

賞析:

銘文通常刻於器物上,亦有在宮室、城關、山川名勝等場所勒石為銘。其用意大體有二:一以自戒或警人,一以祝頌德行,彪炳功業。本文的性質屬於前一種。但它是假託之作,並未真的刻勒。相傳周時有《金人銘》,勸人慎言遠禍,為孔子所稱道。此雖出於偽託,卻很有名。孫楚遂亦以偽託形式,作《反金人銘》。二銘宣揚截然相反的處世態度,讀來不僅有趣,且發人深思。

因為《反金人銘》針對《金人銘》而發,所以首先需要對後者略加介紹。據西漢劉向所著《說苑·敬慎》篇(又見於《孔子家語》,文字大同小異)記載,孔子到周,在周王室祭祀祖先的太廟中見到一個“金人”(即銅人),“三緘其口”——嘴巴上加有多層封閉之物,又在背後刻有如下的銘文:“我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無多言,多言多敗;無多事,多事多患。安樂必戒,無行所悔。勿謂何傷,其禍將長;勿謂何害,其禍將大;勿謂何殘,其禍將然(燃);勿謂莫聞,天妖伺人。熒熒不滅,炎炎奈何?涓涓不壅,將成江河。……誠不能慎之,禍之根也。口是何傷,禍之門也。強梁者不得其死,好勝者必遇其敵。……”孔子看了,便以此告誡他的弟子,並又引證《詩經》中“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之句,說:“行身如此,豈以口遇禍哉!”這一篇《金人銘》,從頭到尾,反反覆覆,教人不可多言多事,方得太平。如此說來,倘若不是要用嘴巴吃飯,真是應該把它縫起來。——不吃飯的“金人”,不正是“三緘其口”的嗎?

孫楚卻不這麼看。他假託的所謂晉太廟中的石人,與周太廟中的金人相反,不是“三緘其口”,而是“大張其口”;身上的銘文,不是刻於背後,而是堂而皇之地刻於胸前。他又借石人之口公然宣稱:“我古之多言人也。無少言,無少事!”擺出一副全然不怕惹是生非的架勢。

接著,作者從兩方面展開論述。一方面,人生在世,本該有所作為,敢說敢做。“少言少事,後生何述”——什麼也不說不做,歷史豈非成了一片空白?再則,人各有別:烈士不同於凡夫,伯夷、柳下惠(這二位是古代公認的賢者仁人)不同於盜蹠(他是古代公認的大盜),這猶如蘭圃之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家聖女助我修仙

貓三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