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蘭Y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章 麗人賦,俠影美顏,德蘭Y,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麗人賦

作者:【南北朝】沈約

有客弱冠[1]未仕,締交戚里[2],馳騖王室,遨遊許史[3]。歸而稱曰:狹邪[4]才女,銅街[5]麗人。亭亭似月,嬿婉如春。凝情待價。思尚衣巾[6]。芳逾散麝,色茂開蓮。陸離[7]羽佩,雜錯花鈿[8]。響羅衣而不進,隱明燈而未前。中步簷[9]而一息,順長廊而回歸。池翻荷而納影,風動竹而吹衣。薄暮延佇,宵分乃至。出暗入光,含羞隱媚。垂羅曳錦,鳴瑤動翠。來脫薄妝,去留餘膩。沾妝委露,理鬢清渠。落花入領,微風動裾。

註釋:

[1]弱冠:《禮記·曲禮上》:“二十曰弱,冠。”古人以二十為成年,初加冠;體猶未壯,故曰弱。泛指青年。[2]戚里:帝王外戚家聚居處,借指外戚。[3]許史:西漢宣帝皇后許家、祖母史家,皆顯貴一時。泛指有勢力的外戚家。[4]狹邪:小街曲巷。邪,通斜。古樂府有《長安有狹斜行》。因此種街巷多為娼妓所居,後世遂多以狹邪指娼妓居處。[5]銅街:即銅駝街,在洛陽。以列置銅駝,故名。為城內繁華之處。此借指京城中繁華的街道。[6]尚衣巾:尚,侍奉。此指侍奉男子。[7]陸離:參差錯綜貌。[8]鈿:金花,婦人首飾。[9]步簷:走廊。

賞析:

在本賦中,沈約以一個冶遊少年的口氣,描繪自己在京都所遇一位麗人的綽約多姿。

全文可分三層。由“狹邪才女”至“雜錯花鈿”為第一層,靜態地描寫麗人容貌服飾之美;由“響羅衣而不進”至“風動竹而吹衣”為第二層,寫其於曲廊荷竹之間遠去;由“薄暮延佇”至結末為第三層,寫其夜半而來、天明而去的景況。

第一層寫得較平,但“亭亭似月,嬿婉如春”八字,頗堪回味。《詩·陳風·月出》雲:“月出皎兮,姣人僚兮,舒窈糾兮。”以皎潔的月光襯托佳人的美好。宋玉《神女賦》雲:“其少進也,皎若明月舒其光。”則直接以明月比喻神女的光彩煥發。“亭亭似月”的意象構思,顯然受前人啟發。而四字成句,尤為凝練。“亭亭”疊字,更覺悅耳。古人還有以日喻美女的,如宋玉《神女賦》:“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樑。”曹植《洛神賦》:“皎若太陽昇朝霞。”兩相比較,“似月”給人的感覺,除了光華朗耀之外;還透著一種溫柔和幽嫻。“嬿婉如春”或受《莊子·大宗師》中“暖然似春”語的影響,那是形容得道“真人”的“喜怒通四時”的。這裡乃是形容麗人容貌、態度、神韻之美好宜人,有如溫和明麗的春天給人的感受一樣。這是一種複雜而模糊的通感,盡讀者去體會、想象。“亭亭似月,嬿婉如春”兩句寫得較虛,下面“芳逾散麝”等四句則寫得具體、實在。這樣虛實交映,使讀者既如見其形,又想象其神。

如果說第一層中的麗人形象還是靜止的,平面的,那麼在第二層中她便活動起來了。“響羅衣而不進,隱明燈而未前”,妙在“不進”“未前”。黃昏時分,這位弱冠少年正一心想望著麗人前來,可是隻微聞其聲,若見其影,知其就在近處,卻未曾出現。但見她沿著長長的簷廊姍姍遠去,中間還曾暫停玉步,倚檻小憩。她是有意遷延麼?我們無從知曉;但那位少年可見而不可求、可望而不可即,他此時的心情是可想而知了。這情景正是“鏡裡拈花,水中捉月,覷著無由得近伊”(黃庭堅《沁園春》)。她也不曾“臨去秋波那一轉”,但那俏麗的背影,嫋娜的步態,定是怎樣地牽逗著少年的心啊!“池翻荷而納影,風動竹而吹衣”二句,更以明媚清朗的環境襯托麗人的形象:那窈窕的身影與池中的荷影相映發,那羅衣的飄拂與翠竹的搖曳相諧和。多麼美好的韻律,多麼令人神往的彩畫!

第三層其實寫了少年與麗人夜中的歡愛,但作者絕未如王夫之斥責的那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家聖女助我修仙

貓三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