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蘭Y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章 史記·三代世表序,俠影美顏,德蘭Y,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史記·三代世表序

作者:【漢】司馬遷

太史公曰:五帝、三代之記[1],尚矣[2]。自殷以前諸侯不可得而譜[3],周以來乃頗可著[4]。孔子因史文次《春秋》[5],紀元年,正時日月[6],蓋其詳哉。至於序《尚書》則略,無年月;或頗有,然多闕,不可錄。故疑則傳疑,蓋其慎也[7]。

註釋:

[1]五帝:指黃帝、顓頊、帝嚳、堯、舜。三代:指夏、商、周。[2]尚矣:久遠啊。[3]譜:羅列世系。[4]頗:略微。[5]次:編次。[6]正時日月:應為“正時月日”,即校核、考定一年史事發生的春夏秋冬四時和某月某日。《春秋》編年,是歷史記事的一大進步。[7]疑則傳疑,蓋其慎也:《三代世表序》的主旨是交代“多聞闕疑”“疑則傳疑”的述史原則。《陳丞相世家》說“高帝用陳平奇計,使單于閼氏,圍以得開。高帝既出,其計秘,世莫得聞”。即用闕疑之法。《周本紀》說西伯“篤仁,敬老,慈少。禮下賢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歸之”。崇侯虎因此譖害西伯說他“積善累德,諸侯皆向之,將不利於帝”。於是“帝紂乃囚西伯於羑里”。而《殷本紀》則說紂貪淫濫殺九侯之女,又醢了九侯,脯了鄂侯,“西伯昌聞之,竊嘆。崇侯虎知之,以告紂,紂囚西伯羑里”。兩本紀相接蟬聯,而記載不同,就是用互見法並存異說,“疑則傳疑”也。

餘讀諜記[1],黃帝以來皆有年數。稽其歷譜諜、終始五德之傳,古文鹹不同,乖異[2]。夫子之弗論次其年月,豈虛哉[3]!於是以《五帝系諜》《尚書》集世紀黃帝以來訖共和為《世表》[4]。

註釋:

[1]諜記:《漢書·藝文志·歷譜》條有:《黃帝五家歷》三十三卷,《顓頊歷》二十一卷,《顓頊五星曆》十四卷,《古來帝王年譜》五卷。這些書均是春秋以後的偽託書,所記帝王年數、世系,乃傳聞奇說之記錄,司馬遷以為不可靠,棄而不取。[2]稽其歷譜諜等句:司馬遷把歷代之譜諜與陰陽家闡述的“五德終始”典籍互勘,並和古文對照,結果出入很大,矛盾百出。《漢書·藝文志·陰陽家》有《公檮生終始》十四篇,《鄒子》四十九篇。這些書即是所謂的“終始五德之傳”。稽,考核。乖異,指牴牾、矛盾。[3]夫子二句:這裡說孔子序《尚書》略無年月,並非寫作上的疏失,而是文獻無徵,故闕而不載,正是嚴謹的態度。[4]於是句:這句是說《三代世表》是根據《五帝系諜》並參考《尚書》編次而成的。集世,指編述了世系。共和,公元前841年,西周國人趕走了殘暴的厲王,王室政權由周公、召公兩卿共同執政,史稱共和。共和維持了十四年後,大臣們擁立了厲王之子即位,就是周宣王,恢復了周天子的統治。這一重大事件司馬遷作為歷史斷限的臨界點,所以《三代世表》起於黃帝,迄於共和,而以共和元年為《十二諸侯年表》之起點。

點評:

《三代世表》只譜世系,而不紀年,司馬遷在序文中特做交代說:“餘讀諜記,黃帝以來皆有年數,稽其歷譜諜、終始五德之傳,古文鹹不同,乖異。”也就是說,傳說古史的世系與紀年是不可靠的,因此,司馬遷屏除了黃帝以來的年數,只譜列世系以勾畫上古史的發展線索,疑以傳疑,是符合實錄精神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家聖女助我修仙

貓三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