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蘭Y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3章 【宋】文天祥《指南錄》後序,俠影美顏,德蘭Y,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指南錄》。

註釋:

[1]德佑:宋恭帝趙{?}年號,二年為公元1276年。[2]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此為文天祥全銜。南宋時置左右丞相,以左相為首,右相次之。樞密使為掌管全國軍政的最高長官。《宋史·職官志七》:“南渡後以現任宰相充都督。……趙鼎先以知樞密院事為都督川陝荊襄諸軍事,其後與(張)浚並相,並帶兼都督諸路軍馬入銜。”即其例。[3]時北兵已迫修門外:文天祥《指南錄·自序》:“時北兵駐高亭山,距修門三十里。”北兵指元兵。修門,國都的門。[4]萃於左丞相府:會集在左丞相吳堅的府第。[5]以資政殿學士行:《宋史·職官志二》:“景德二年,王欽若罷參政,真宗特置資政殿學士以寵之。……景佑四年,王曾罷相復除。二十年間除三人,皆前宰相也。”後遂為例,宋朝宰相罷政,多授以此官。[6]“初至北營”四句:《指南錄卷一·紀事》:“予詣北營,辭色慷慨。……大酋(元丞相伯顏)為之辭屈而不敢怒。諸酋相顧動色,稱為丈夫。是晚諸酋議良久,忽留予營中。當時覺北未敢大肆無狀。”[7]呂師孟構惡於前:呂文煥守襄陽降元,其侄呂師孟為兵部侍郎,於德佑元年十二月出使元軍,請求稱侄納幣。《指南錄卷一·紀事》:“先是,予赴平江(府治今江蘇蘇州),入疏言:‘叛逆遺孽不當待以姑息,乞舉《春秋》誅亂賊之法。’意指呂師孟。朝廷不能行。”構惡之事指此。構惡,結怨。[8]賈餘慶獻諂於後:賈餘慶為同籤書樞密院事、知臨安府,與文天祥同使元軍。元軍扣留文天祥,與賈餘慶有關。《指南錄卷一·使北》:“賈餘慶兇狡殘忍,出於天性,密告伯顏,使啟北庭,拘予於沙漠。”獻諂,謂向敵人獻媚。[9]予羈縻不得還:《元史·伯顏傳》:“顧天祥舉動不常,疑有異志,留之軍中。天祥數請歸,伯顏笑而不答。天祥怒曰:‘我此來為兩國大事,彼皆遣歸,何故留我?’伯顏曰:‘勿怒。汝為宋大臣,責任非輕,今日之事,正當與我共之。’令忙古歹、唆都館伴羈縻之。”時忙古歹為萬戶,唆都為建康安撫使,都是元朝的高階將領。[10]“直前詬虜帥失信”二句:《指南錄卷一·紀事》:“正月二十日至北營,適與(呂)文煥同坐,予不與語。越二日,予不得回闕,詬虜酋失信,盛氣不可止。……至是,文煥雲:‘丞相何故罵煥以亂賊?’予謂:‘國家不幸至今日,汝為罪魁,汝非亂賊而誰!三尺童子皆罵汝,何獨我哉!’煥雲:‘襄守六年不救。’予謂:‘力窮援絕,死以報國可也。汝愛身惜妻子,既負國,又{隤}家聲。今合族為逆,萬世之賊臣也。’(呂師)孟在傍甚忿,直前雲:‘丞相上疏欲見殺,何為不殺取師孟!’予謂:‘汝叔侄皆降北,不族滅汝,是本朝之失刑也,更敢有面皮來做朝士!予實恨不殺汝叔侄。……’”[11]“賈餘慶等以祈請使詣北”三句:《元史·世祖紀》:至元十三年二月,“宋主{?}率文武百僚詣祥曦殿望闕上表,乞為藩輔,遣右丞相兼樞密使賈餘慶、樞密使謝堂、端明殿學士籤樞密院事家鉉翁、端明殿學士同籤樞密院事劉岊(jié節)奉表以聞。……遣其右丞相賈餘慶等充祈請使,詣闕請命。右丞相命吳堅、文天祥同行”。[12]分當引決:理應自殺。[13]“昔人云”二句:韓愈《〈張中丞傳〉後敘》:“城陷,賊以刃脅張巡,巡不屈,即牽去,將斬之;又降霽雲,雲未應,巡呼雲曰:‘南八,男兒死耳,不可為不義屈!’雲笑曰:‘欲將以有為也。公有言,雲敢不死!’即不屈。”[14]“至京口”二句:《指南錄卷三·脫京口》:“二月二十九日夜,予自京口城中間(jiàn諫)道出江滸,登舟溯金山,走真州。”京口,今江蘇鎮江。真州,今江蘇儀徵。[15]東西二閫(kun捆):指淮南東路制置使李庭芝(駐揚州)和淮南西路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萬世妖尊

相鴻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