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龍攀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5章 第一筆稿費,華娛從三國劇組開始,騎龍攀天,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面對許旭的打趣。
陳東傑臉上嘿嘿一笑。
沒有誰,比他們這些做編輯的更懂得應該在哪個地方斷開,更能夠調動讀者的情緒。
這屬於基礎的業務素養。
不過他這次也不是為刀而刀。
而是綜合權衡了篇幅、情節和編輯稽核多方面因素。
一方面,此次《無悔追蹤》的篇幅長度超過以往,而審稿時間又緊張有限的情況下,在合適地方做一個切割也能減輕當下的工作量。
另一方面,自家《十月》是一個綜合性的刊物,特點不能丟,每期也都要分出四個板塊的,總不能許旭一個人就佔掉所有頁面,那樣都成一個人的獨家了。
陳東傑感慨著道:“為了能讓你這部小說趕上這一期,我們還從社裡面借人過來,大家是一起分攤核稿,這才趕了出來的。”
通常而言,十月編輯部一般採用三輪稽核流程以避免差錯,這次為了在短時間內將《無悔追蹤》的稿子給審出來,是從同處於一個大院裡的出版社尋求了外援,透過人多力量大來壓縮了三審流程所需時間。
這也就是社裡幾個領導都看好這個文學性與故事性俱佳的小說市場表現力,有拳頭之作的品相,否則不會這麼整。
對此,許旭手上拿著樣稿,表達感謝,這個效率確實讓他稱讚。
這時,陳東傑又從旁邊拿來一隻信封:“這裡是咱們雜誌社給你的稿酬,是八月份這一期的,先按照目前用稿的9萬字計算。本來我們結算稿酬,都是用掉全稿後再最後進行統一的結算,不過想著你也在京城,咱們也不用郵寄稿酬,也就談不上要分開郵寄兩次,一個電話的事兒。所以這一期的先結給你,還有一期要等到十月份出刊後,再結算給你。”
之所以沒等整個小說都刊登出去再走結算稿酬流程,而是提前結算一部分,社裡也是想著,反正早給晚給都是要給,還不如在財務規則允許的範圍內,能早則早,自己把工作做在前面,這樣就可以結一個善緣。
許旭聞言有稿費拿,樂滋滋的接過了信封。在當初還沒有老杜推薦、萌生寫小說給自己做劇本這個想法時,他已經做好準備:第一本出書就是做慈善打名氣,第二本做口碑,前兩本得算長遠賬看影視價值,第三本才要在稿酬上要翻身農奴把歌唱。
現在陳東傑主動遞來裝著稿酬的信封,許旭頗有意外之喜。
這會兒,有錢就掏的許旭,臂膀夾著樣刊,伸手麻溜是朝著信封裡面一掏,裡面是一張稿費單以及一張銀行的取款通知單。
稿費單條目很清爽,一眼看下去。
排頭寫著:十月雜誌支付稿費通知單。
收款人寫著許旭的大名。
著作物名稱一欄寫著:中篇小說《無悔追蹤》上期。
稿費總計2700元。
使用字數:約9萬字。
稿費標準:每千字30元。
簽名寫著陳東傑這位常務副主編的大名,旁邊還有執行財務的名字。
許旭一看到這稿酬數字,臉上一喜,雖然沒法一口吃成胖子,但也有近三千塊錢呢,是一筆小鉅款了,這幾天花錢如流水,現在手頭一下子就充裕了許多。
旁邊,陳東傑看著許旭乾淨利索的掏信封動作,臉上是忍不住的一樂。
其他作家拿到稿費,寄出去的不知道,住在京城的,通知來拿的時候,也秉著文人風骨,不好意思當場拆出來看。
哪像面前的許旭,當著自己面兒,就伸手乾脆利索把信封掏了個乾乾淨淨。
不過,這才是一個年輕人該有的樣子嘛。
不過這樣也好,自己可以把編委會給他的一些福利解釋出來,讓他感受到雜誌社的誠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