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龍攀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0章 既空降又插隊,華娛從三國劇組開始,騎龍攀天,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扭頭一看,一個眉毛粗重、髮際線後移的男人走了進來。
許旭不認識這個人,但旁邊幾個編輯主動問好的聲音,已然說明了來者的身份。
正是老杜信封上曾經聞名、但是不曾見過面的《十月》常務副主編,陳東傑。
面對領導發問,地中海編輯笑著道:“這不是您之前交代留意的許旭同志來了麼,我們正在看他帶來的這個稿子,過去那些年代的畫面感撲面而來,確實寫得生動、有思想,夠味兒!”
哦?
陳東傑剛走進來的一刻,第一眼就留意到編輯室裡許旭這個陌生的身影。
聽著手底下這些眼光很高的編輯如此誇讚,在此前杜家福的信中,已經對《無悔追蹤》這個故事有大致瞭解的陳東傑,伸手道:“給我看看!”
穿著荷花裙的知性女編輯有些不捨的把手上這第一冊手稿遞給陳東傑,她正在過著眼癮呢,但常務發話要稿子,官大一級壓死人。
而旁邊,地中海編輯卻是陡然意識到,陳常務這話裡透著的意思顯然是此前他沒看過稿子的。
那他之前怎麼這麼的指名道姓要留意一個人送稿過來呢?
這種情況,只有一種可能。
那就是有人向陳常務推薦了這個年輕人!
得出這一個結論,不是地中海編輯的妄斷,而是在他平常與一些圈內好友的往來通訊中,有時也會提到出現了哪些新銳作家。
推己及人,也就是說,這是有人向陳常務進行了同行推薦。
所謂高度決定朋友圈,能夠向陳副主編這樣一個《十月》常務副主編推人,咖位定然是小不了。
地中海瞅向許旭,嘿,倒是沒看出來這年輕人背後也是有人的。
好的故事,令人愛不釋手。
陳東傑這一看,就忽過去了小半個小時。
手中的第一冊手稿,是閱覽了大半。
手指夾著手稿頁,陳東傑心裡大體對杜老在信中推薦來的這部作品,是有了初步的心理評價:單從面前這部小說來看,這支年輕的筆桿子有力道有潛力!難怪文藝報藝術部的杜老,會給面前的這位年輕人做背書,並希望在時間來得及的情況下,可以在這一期的十月刊上發表。
從這個小說的思想性而言,完全是比原本計劃這期刊登的短篇、中篇小說要優秀許多。
合上書冊,陳東傑在其他幾個編輯眼巴巴的眼神裡,將五冊手稿盡數收攏到自己手上,準備帶上去細看,然後看著許旭笑著感慨道:“真沒想到杜老在信裡說給我介紹一個能寫的年輕人,今日一見果然朝氣!”
聞言,旁邊的幾位編輯都在暗自猜測陳東傑口中的杜老是誰,圈子裡姓杜的有不少,但能被陳常務稱為杜老的......腦袋裡像篩子一般不斷篩選著可能的名字。
聽著陳東傑的話,許旭謙虛道:“所以這種寫年代的東西,文筆上還有吃了年齡上的虧。”
陳東傑笑著道:“你跟我來辦公室吧,我們聊一聊。”
眼瞅著老大要把手稿盡數拿走,旁邊,剛才第一冊手稿才看了沒一半的知性女編輯臉上笑著抱怨著道:“你們聊天歸聊天嘛,稿子留下給我們看看也好。”
有了她的出頭,旁邊的編輯一呼百應。
幾個人都只是看了故事的一部分,這看了一段被吊著的感覺,心裡過於刺撓。
陳東傑握著手裡的手稿,瞅著幾個人,轉過頭,開著玩笑著道:“那你們可想好了,我這會兒帶上去是準備晚上加班加點看完後沒什麼問題,咱們這期就給安排上的。考慮到時間上比較緊,就由我一個人做內容稽核。吶,現在這可是你們自己要求加班的!”
幾位編輯一聽,心裡一驚。
不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