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龍攀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8章 玩土寫故事,華娛從三國劇組開始,騎龍攀天,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目前在三國劇組裡,針對這種多場面的戲,多是採用提前分工、現場排程的方法。
這種方法下,若論缺點,那就是各方面雖各有所職,但畢竟是沒有現場演練的經驗。臨到現場拍攝時,要是順風順水也就罷了,可一旦哪邊節奏脫節,耗費心力組織起來的這場戲基本就得告吹。
如果按許旭所言,用沙盤演練的方法,在拍攝前先把各個部門召集過來推演一遍,一來會對各自負責工作會更加直觀,二來也能在推演中提前發現問題。
此番思量間,兩位大導都認為這個點子不錯,比起大家坐在桌子前空談要具象多了,所以彼此互視間都露出意動的神色。
那麼就剩下一個關鍵性的問題,誰會做沙盤?
沙盤可不是一攤沙土堆一堆就完事兒了的。
相較於部隊軍演,劇組拍攝用的沙盤,雖然不講究一個原比例復原,可大體的地勢、地名還是需要還原出來的。
這種動手技能,在兩位導演的印象中,劇組裡並未聽聞有誰會,於是不由的瞅向許旭這位問題提出人。
瞅著兩位大導的神情,提出沙盤建議的許旭,當即道:“我倒是可以試著做一做。”
許旭這倒不是自大,而是曾經轉業回去後躺平的他,培養起了兩手愛好,一個是航模黨,另一個就是沙盤黨,所以頗有底氣。
蔡曉晴當即道:“既如此,我看就拿你的這場長坂坡戲份做個嘗試。”
許旭點頭應下這差事,然後說道:“沒問題,那我需要知道劇組對長坂坡這場戲規劃的拍攝地在哪裡,然後還需要一輛三輪方便看地勢。”
蔡曉晴點了點頭:“這個我待會兒會跟他們說,你要用車直接到劇務處去要,順便帶你去現場踩個點。”
見蔡導這麼痛快,許旭也直接給出一個時限說道:“在一週後的拍攝前,我肯定弄好。”
嗯!
於是,下午。
在道具組動身前往拍攝地之前的時候,許旭先是提前來到道具處,從負責保管兵器的老道具師領隊這裡,將自己帶來的這杆長槍拿了出來。
他照例是在下午,先把從學習班學來的槍把式練習一陣兒,至少要把動作的熟練肌肉記憶保持到拍攝之時。
三點多鐘時,自己將長槍重新放回架子後,一身大汗淋漓的來到劇務處。
表明來意後,負責對接的劇務挺好奇。
做沙盤?
這玩意兒他聽過,可是怎麼也沒想到居然還能運用到拍戲上。
蔡曉晴導演已經是跟他打過了招呼,所以許旭是順利的在這裡弄到了一輛小三輪、一把卷尺、以及一頂涼帽。
然後這劇務就開著車,帶著許旭來到一週後長坂坡這場戲的拍攝地方。
小三輪先是在一座木柵橋上停下。
把著車龍頭,劇務指著道:“這座橋,我們計劃就是張飛站在橋頭大喝嚇退曹軍的地方。”
就是張飛兄大喝“我乃燕人張翼德也”的橋頭啊......許旭心想著,跳下車斗,掏出紙筆默默畫出橋樑河流走向。
然後劇務帶著許旭以這裡為起點,沿著這一片區域時而停下的兜轉了一圈。
一路上,劇務就眼瞅著許旭在紙上畫著,地標名、等高線、山谷山脊、背陰背陽等等連畫帶標記了一張又一張紙。
最後兩人一車是在一處層級分明的高坡前停下。
劇務指著高坡道:“我們此前踩點下來,這裡是地勢最高的地方,準備到時候這裡是作為曹操的中軍帳所在地。大概這場戲的拍攝地,也就是這些了。”
許旭點了點頭,當下感謝道:“多謝這大熱天的帶我兜轉了一圈認了一下路。後面幾天應該還要用到車,到時候我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