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龍攀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章 這一年,1991!,華娛從三國劇組開始,騎龍攀天,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1991年,6月,冀省,郊外。
穿著一身士兵甲、肩膀扛著一枚“趙”字大旗的許旭,坐在樹蔭之下。
抬頭看天,晴空萬里。
遍觀四周,清風徐徐。
籠罩在頭頂上的驕陽,熱意騰騰,身上套著的兵甲,就像盛夏裡的旱廁,密不透風,又臭又熱。
地上叢生的荒草,如中年大叔的禿頂,左一茬右一茬,潦草的生長著。
累成死狗的許旭,從面前折了一根茅草,叼到嘴中,雙手交織託著後腦勺,渾身細胞盡數躺平在樹蔭斜坡上。
沁藍如水的蒼穹,倒映在眼簾裡,流雲四飄,思維隨之發散著。
上輩子,受父母輩的影響,成為華北某文工團的一名文藝兵,日常下基層精神鼓勵,倒也按部就班做到一個小頭目。本打算以此為跳板,藉以在演藝事業上開啟一番局面,卻是碰到後來的那年軍改,部隊文工系統除了那幾個名號響亮的外,其餘一併核減。
於是,被轉業回原籍滬都,按照有關規定,軍轉幹連降四級,成為文化口的一名乾飯人。
在煙熏火燎的日子裡,下班後跟著幾位老炮,燒烤攤前啤酒髒腰小燒烤,結果一夜重回這一年。
1991年啊,手機還是一塊板磚的年代!
許旭嘆息著。
若是早一年來,就能趁上浦東開發開放、滬交所掛牌、深交所試營業,趕上狂野的初代目股市。
晚上兩年,也能等到政策明朗後,去南海邊套圈圈。
可唯獨是今年。
一個顯得尷尬的節點。
只能說是,波瀾壯闊,心驚肉跳。
誰又能想到,日子過不下去的老大哥,在幾個月後說散就散,而分手的浪潮餘波,轟然拍打到了東方,驚起一片鷗鷺。
biu—
眼前,一隻碧綠的螞蚱忽悠而過,跳到嘴角叼著的茅草上,上下起伏的晃動中,小眼瞪著大眼。
許旭嘴角呼氣吹走,喃喃道:“歷史大潮浩浩蕩蕩,我這隻螞蚱,要怎麼蹦躂呢?”
自己來到劇組已有一週。
沿著原來的軌跡,於一周前,在重新來過的恍惚中,收到上級命令,文工團跟隨駐地部隊一起,執行一項協助拍攝的任務。
這項任務,就是國內電視史上四大工程之一的三國工程!
在協助拍攝的分工中,文藝兵們因為專業素養高出了普通士兵一籌,所以在戲中基本都安排扮演著不少靠前的角色,時而有露臉的機會,這些天,自己是從百夫長演到小校尉。
但許旭心裡決不滿足於此。
曾經的自己,也就是在這偌大的三國劇組裡,打了一圈醬油,要拿著放大鏡才能從人群中找到少得可憐的身影,如今重來一回,他怎麼也不能滿足於還是龍套走一遭。
可央版三國,動用人力數以萬計,在這密密麻麻人海中,自己一個素人,沒名氣無人脈,想要冒出頭,著實困難。
也做了些嘗試,比如在這兩天裡,晚上放飯休息、眾人閒聊無事時,憑藉對三國諸多人事的信手拈來,就攢了一個局:說三國。借鑑後來那位易某人品三國的風格,目前在文工團身邊這個小群體裡,算是小有名氣。
這是自己在這個上萬人的龐大劇組中,努力推動名字破圈、闖入導演視野的一種方式。
目前效果還有待評估,仍然需要等待一個契機。
躺平想來想去,不甘還是打醬油的許旭,有些心煩意燥。
這時,喇叭裡傳出聲音:“各組群演準備!”
曠野之上回蕩的聲音,把許旭拉回了神,腰部用力,將整個上本身支稜了起來。
站起身拍了拍沾染的灰,這時身旁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