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下寺中一老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4頁,日月重光,竹下寺中一老翁,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厚煒緩緩道:「兵部尚書王瓊仍在兩廣,那便召兵部侍郎。」
他的目光穩穩地落在楊廷和等人的身上,「先帝時,衛所武官多有冒濫,先前已經裁撤了一批。近來,朕看到幾篇摺子,都是說衛所之弊,特別是軍戶之慘狀的。」
見幾人面露難色,朱厚煒微微揚起頭,「朕知道是太、宗皇帝定下的規矩,但治世不一道,便國不必法古。朕不會獨斷專行,會與有司權衡利弊之後再與諸位商議。」
他起身,從容而冷靜,有如無悲無喜的神祇,「怎麼能因為事情難,便不做了呢?但凡是對的事,縱萬死,朕也一定要做下去。」
第二章
海戰海防、調查研究、整頓軍戶,朱厚煒連著做了幾件大事,看似乾坤獨斷、群臣順從,可其間又有多少人陽奉陰違、有多少人欺上瞞下,又得付出不少心力跟進,才將這些事一件一件落下去。
每日在養心殿前殿處理朝事之餘,每過一兩個時辰還得去後殿看看朱載垠,午膳晚膳不論多忙,都要將他抱過來一同用膳,哪怕這麼大的孩子還只能用些流食。而朱載垠身邊的人,朱厚煒也細細地篩選了一遍,將原先王氏留下的人盡數遣散,畢竟她自己說過不再要這個孩子,他也不必再顧及她的感受。
朱厚煒時不時看著比同齡孩童瘦小一圈的朱載垠發愁,又為他多用一口羊奶而欣喜,這時才深深體悟到養兒才知父母恩。
讓他覺得好笑又感動的是,從靳貴孫清唐寅、再到丘聚巴圖魯牟斌,所有知曉內情的人,對崔驥徵均是一字不提,彷彿這個人從未出現在自己的生命中。
朱厚煒也有意識地將崔驥徵所贈的物什歸攏收納,確保自己視線之內不會看到什麼而睹物傷情,就連最早崔驥徵送的那塊自己戴了十幾年的暖玉,都被他小心翼翼地收了起來,等朱載垠長大些便給了他,除了來時的襁褓,王氏一點東西都未留下,四捨五入,這塊暖玉也算是和母親最後的一點聯絡。
痕跡能夠被抹去,而回憶呢?
情由憶生,不憶故無情。不過自欺欺人罷了。
轉眼便要到中秋,天氣不似原先那般酷熱,朱載垠已然康復,朝事上了正軌,朱厚煒心情難免也好上不少,便大發慈悲地停了早中晚三朝三日,給群臣一個休沐。
他正在讓六科在祖制的基礎上擬一個法定休沐日的方案,既保障官民休假權利,又明確了從閣臣到堂官的輪值制度,確保發生重大險情時能有效應對。當然,如今還沒有星期的說法,自然也沒有雙休日,後世怨聲載道的調休制度更無從談起了。
中秋當日,朱厚煒午膳是和當值的楊廷和一起用的,又一同辦公一下午,朱厚煒工作效率極高、楊廷和人狠話不多,到了酉時,積累的公務已辦得七七八八。
朱厚煒看剩下的都不急於一時,便笑道:「朕看也無甚要緊的,自己辦了也就得了。閣老早些回府,還能和家人用個團圓飯,再一同看個燈。」
楊廷和還欲推辭,朱厚煒想起前陣子聽說的八卦,笑吟吟道:「狀元郎新婚燕爾,娶的又是『尚書女兒知府妹、宰相媳婦狀元妻』的當世才女,今年雖逢國喪,但中秋佳節,也不必那麼淒涼冷清,一家子熱鬧熱鬧也無傷大雅。」
說罷,他親自拎了一盒月餅,「朕前些日子和御膳房一道想了些新奇的口味,諸位閣老各分一盒,令郎才學高標,朕慕名已久,再額外分得一盒。」
沒有父母不喜歡聽人家誇孩子,再加上闔家團圓總比陪著一個光棍操勞有吸引力,楊廷和難得笑吟吟地領命,說了些吉利話後提著月餅告退了。
他走後,朱厚煒又獨自將公務處理完,遙遙地在仁壽殿外叩了頭,權當盡了對嫡母的孝心,才在丘聚的提醒下回養心殿。
往年在王府過節沒那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